药性 | 凉 | 寒 |
药味 | 苦 | 甘 |
归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全株含野菰酸(aeginetic acid),野菰内酯(aeginetol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多烯酸E(polyeneE),芹菜素(apigenin),β-谷甾基葡萄糖甙(β-sitosterylglucoside),β-胡萝卜(β-carotene),视黄醇(retinol),3,7-二甲基-9-(4-甲氧基-2,3,6-三甲苯基)壬四烯酸乙醇(etretinate),多烯酸(polyene)D、F。 | 含钩藤硷及异钩藤硷,均属吲哚类生物硷。 |
用法用量 | 3~5钱;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浸麻油涂擦。 |
内服:煎汤6-30g。不宜久煎;或入散剂。 |
注意事项 | 1.《本草新编》: 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2.《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 |
临床应用 | 1、用于热证抽搐。无论小儿或成分的高热抽搐,都常用钩藤。小儿急惊风尤为多用,在小儿高热而有抽搐倾向者,用钩藤有预防作用,对程度较轻的抽搐也有止痉作用。但对抽搐较重者,钩藤的止痉作用较弱。又单用效力不甚显著,须配羚羊角或犀角、天麻、全蝎,以加强清热,止痉作用,方如羚角钩藤汤。 |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主治骨髓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小儿高热,疔疮,毒蛇咬伤。 |
清热镇惊、平肝熄风。惊痫抽搐,头目眩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