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平 |
药味 | 苦 | 辛 |
归经 | 大肠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含辛味挥发油,与大蒜油、芥子油相似。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0-60g。 ①治红白痢疾:臭黄荆根、红斑鸠窝各一两。煎水服。②治虚肿:臭黄荆根四两,小茴香根一两。炖肉吃。③治痔疮:臭黄荆根、八月瓜根、黑丁香根(鲜)各一斤。切成片,炖猪大肠头服。五天一剂,治愈为限。(选方出《重庆草药》)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注意事项 | 汪颖《食物本草》:多食动风气,滞脏腑,令人胃中闷满,伤脾。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清热;利湿。主痢疾;痔疮;脱肛;牙痛;水肿 ①《分类草药性》:清火,治牙痛。 ②《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清邪热。 治痢疾日久肿胀,痔疮,脱肛,牙痛。 |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淋浊;白带;疟疾;痢疾;痔疮;蛇虫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