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
药味 | 苦 | |
归经 |
主要成分 | 根茎含鞣质,其中能被乳清蛋白沉淀的鞣质为11.9%,多酚21%。 上述成分中有没食子酸、左旋表儿茶精、右旋儿茶精、诃黎勒酸、6-没食子酰葡萄糖、并没食子酸和3,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等。 根含鞣质19~34%,叶含12~20%。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治疗急性菌痢用红根草1两,甘草3钱,加水200毫升,煎至80~100毫升,每日3次分服。儿童半量。亦可加工成糖衣片服用。7天为一疗程。 临床以煎剂治疗187例,痊愈(症状消失,每日大便在2次以下、外观正常,大便镜检每个高倍视野白细胞不超过3个或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92例(67.2%),好转33例(24%),无效12例(8.8%)。 用片剂观察30例,痊愈27例,无效3例。 本组病例发热平均于2.8天消失,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分别于2.8天、2.4天、3天消失,大便性状、次数、镜检红白细胞分别于4天、2.5天、3.6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24例阳性患者,一疗程后复查,20例转阴。 治后对12例进行1~3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细菌学复查,10例阴性,2例带菌。 副作用:仅1例服药后有恶心、上腹部不适,于1天内消失。 此外,曾用红根草煎剂及片剂,治疗痢疾带菌者34例,于1~3疗程后大便培养均转阴;此后又对其中29例进行细菌学复查,结果有4例阳性,经分别用痢特灵(1例)和红根草治疗1~2疗程后转阴。 抗菌作用 鲜叶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粘质沙雷氏菌等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对真菌无效。本种提出的生物碱、蒽甙和黄酮甙等各部分用纸片法作抑菌试验,只有黄酮甙部分对痢疾杆茵有抑制作用。除去鞣质的草原老鹳草干粉,配成20%水溶液对被试的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草原老鹳草针剂黄酮甙浓度为50mg/ml时对各型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对下株菌痢患者分离的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新鲜叶的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粘质沙雷氏菌等有中等度的抗菌作用,而对真菌无效。 |
|
功效主治 | 治菌痢。 |
治头风,风湿腰脊痛,疝气,久痢,经闭,跌打损伤。 ①《医林纂要》:止肾气攻心心痛。能通冲脉而济水火,交心肾。 ②《纲目拾遗》:治头风。 ③《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膀胱疝气。 ④《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行血,通经。治风湿性腰脊痛,经闭,久痢,牙痛;外用治杨梅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