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平 |
药味 | 苦 | 咸 |
归经 | 膀胱经 |
主要成分 | 浆果含澳洲茄胺(Solasodine)、谷甾醇、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等。还含澳洲茄胺甙类、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碱(Solasonine)和刺茄碱(Sola-surine),以及生物碱皂甙刺天茄碱(Solakhasianin)。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2钱。 外用:捣涂或研末调敷。 ①治将要出头的疮毒:刺天茄叶、果晒干研末,加重楼粉,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牙痛:刺天茄鲜果实捣烂,置牙痛处。(《云南中草药》) |
内服:烧煮,4-5个。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镇静止痛。治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 |
涩尿;止痢。主小儿遗尿;尿频;赤白痢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