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凉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脾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 | 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盒乙种维生素。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①治脾、肾、肝三脏阴虚,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烦渴,梦中遗精;或大便虚燥,小便淋涩;或眼目昏花,风泪不止:楮实(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实子一日,晒干,再浸再晒,以豆汁渗尽为度,再晒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为细末,每早用白汤调服五钱。(《本草汇言》) ②治肝热生翳,气翳细点,亦治小儿翳眼:楮实子细研,蜜汤调下,食后服。(《仁斋直指方》楮实散) ③治水气臌胀,洁净府: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楮实子丸) ④治喉痹喉风:楮桃阴干,每用一个为末,井华水服之,重者两个。(《濒湖集简方》) ⑤治石疽,状如座疖而皮厚:捣谷子敷之。亦治金疮。(《千金方》) ⑥治目昏:荆芥穗、地骨皮、楮实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汤下。(《儒门事亲》) ⑦治耳鸣,眼雾:桑泡、薅秧泡、构泡,大乌泡、三月泡,泡酒服。(《重庆草药》五泡酒) |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止汁,宜微炒用。 |
注意事项 |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 |
临床应用 | 1、用于止汗。治疗各种虚汗、盗汗,单用虽有效,但多配麻黄根。牡蛎、黄芪等加强止汗作用,也可配橹豆衣,方如浮小麦橹豆煎剂,据观察,此方治疗肺结核盗汗效果较好。2、用于抗利尿,治疗小儿遗尿,配桑螵蛸、益智仁等,效果较好,方如加味甘麦大枣汤。 | |
功效主治 | 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①《别录》:"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 ②《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 ③《本草汇言》:"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 ④《大名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 |
益气,除热,止汗。自汗,盗汗,骨蒸虚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