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南方会:走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防治道路

2013-06-08    第二十六期    育儿频道出品

本期导语:

    4月11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方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大会主席林曙光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的心脑血管防治策略不能盲从欧美指南,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防治道路,发展有效、安全、低廉的心血管防治策略。【详细】

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风采

left right

南方会新闻发布会上林曙光教授正在发言

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防治道路特点:有效、安全、低廉

合理沟通 为“中国梦”尽责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林曙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应该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防治道路,发展有效、安全、低廉的心血管防治策略。为此,林曙光教授也呼吁国家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有一个实际的、统一的部署,从国家层面强制实施一些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控烟,生产低钠盐,推广廉价的基本药物等。林曙光教授也表达了他对“中国梦”的理解:“希望大家跟我们医生、专业人员,我们共同沟通,我们大家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对中国梦的责任,如果我们听任心血管病发病率加高加重的话,对未来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阅读全文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成会议主题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仍需国家战略规划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在会上发言,充分肯定了南方会在推动整个南中国区乃至全国的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重大作用,希望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从国家层面上进行规划改善,真正让人民受益。

        霍勇教授强调,未来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需要的是顶层的战略规划设计,推动整个国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在这方面,霍勇教授对南方会寄予厚望,希望南方会在林曙光院长的带领下,能够推动整个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阅读全文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独特优势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敏州教授在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病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张敏州教授指出,根据目前的证据显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PCI术后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长期服用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良好的获益,并未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张敏州教授也进一步强调,对于已使用三联抗血小板药物,或高龄、低体重、合并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消化系统出血的患者,需减少或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以降低出血事件风险。阅读全文

南方会精彩合集

中医论坛达成心梗《共识》

        据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教授介绍,本次会议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正式发布《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该《共识》的发布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使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从事心血管病的医务人员更充分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规范的中西医诊治策略。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控制发病率、提高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规范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悉,《共识》由陈可冀、张敏州教授和霍勇教授作为发起人,来自全国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一批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的基础上,遵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制定”要求,经过赶赴讨论,数易其稿,历时一年半完成。阅读全文

相关专题回顾

left right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