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问问医生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早搏 > 内容

为什么早搏不一定是“心脏病”的表现?

2022年07月14日 06:01

早搏 同类疾病

专家回答

刘丰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

  正常的心脏工作时,通常先是电的产生传导,后有机械性收缩和舒张,从而有节奏地泵出血液,供应脏器代谢需要,心脏电活动的起源点是右上方的一个微小结构———窦房结。人在休息时,有规律地每分钟发出60次~100次电脉冲,向整个心脏传布,随着运动,发出电脉冲频率加快。如抢先激动,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缩一次。这种情况,称为期前收缩或早搏,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做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偶尔早搏多数人并无不适的症状,但频繁的早搏,可令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  在临床上,早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发现早搏并不意味着患有心脏病。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它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早搏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简单地说,功能性早搏是其他外在因素(精神、疲劳、其他疾病用药)影响而产生的异常搏动,待引发原因一消除,早搏可自行消失;而器质性早搏则是心脏已有病变(如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这两种不同的早搏发生时间、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来讲,由心脏本身问题引起的器质性心脏病,易在运动、劳累状态下发作。在恬静、休息状态下发生的心律失常,多半是睡眠不良、精神紧张等因素造成。  由此可以看出,功能性早搏主要的表现在主观感觉方面,常由精神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在生理层面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功能性早搏,如果自觉症状不明显,应该着重对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熬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另外,要保持情绪稳定,摆正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因为情绪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发现早搏后,先不要恐慌,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心电图和医生的最后诊断确定早搏的性质。健康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吸烟、喝酒、喝咖啡或浓茶、腹胀、消化不良、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月经期前后均可出现早搏。  但需特别提醒,早搏患者吃药带来的问题,可能比早搏本身的危害还要大。尽量避免用强制性的手段(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制服,以免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受到更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