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尿结石梗阻怎么办?

本期导语:

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结石、尿石症,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均可发生结石。尿结石如果不发生梗阻,患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但是一旦发生,可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而且患者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针对这个问题,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门诊部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朱晓光教授。他表示,尿结石梗阻的部位不同,疼痛及放射痛的部位和特点也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可以从疼痛及放射痛的部位和特点初步判断结石梗阻的部位;服用相应药物和按摩相应穴位可以缓解尿石症引起的疼痛,减轻就医途中的痛苦。 [阅读全文]

1

代谢异常及泌尿系感染可引发尿结石

  • 1按照结石发生的部位来分,尿结石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按照结石形成原因来讲,可分为原发性结石、代谢性结石以及感染性(继发性)结石。 [详细]
  • 2代谢性结石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身体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的,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尿酸代谢增多形成尿酸结石、特发性尿钙症引起尿钙增高引发钙结石、肾小管酸中毒时磷酸盐大量增加形成磷酸结石。[详细]
  • 3如果长期患有尿路感染的人,体内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变形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游离氨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盐、碳酸盐以菌团或脓块为核心而形成结石。 [详细]
  • 4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会使尿道狭窄,使得膀胱长期的残余尿量增多,尿液里的结晶会在膀胱颈处不断浓缩,最终形成尿结石。而原发性结石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 [详细]
2

尿结石最易发生梗阻的4个地方

1
肾于输尿管的交界处,口径约为3-4mm;[详细]
2
输尿管跨过髂动脉的位置,口径约为3mm;[详细]
3
输尿管近膀胱的位置,口径约为2mm;[详细]
4
若是男性,膀胱与前列腺膜部的位置,即尿道上端也容易发生梗阻。 [详细]

结石形成后,因尿流或身体运动的影响可使结石外排,在外排时如果遇到狭窄部位就会发生梗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卡住了”。[详细]

万一在这些部位发生梗阻,梗阻部位受损的粘膜会把结石包裹,形成肉芽,并且肉芽也会不断增大。有粘膜包裹后,检查时结石就不显影或者显影不明显,对后续的治疗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详细]

3

典型症状:绞痛+恶心呕吐感

发生绞痛的原因

尿液经过输尿管的时候,输尿管径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会连续的收缩和舒张,将位于肾脏的尿液挤送到膀胱。如果结石活动过程中卡在输尿管内,可导致尿液输送不畅,输尿管管腔内压力增高,管壁局部扩张、痉挛、缺血,引起肾绞痛和恶心、呕吐。 [详细]

如何区分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的引起的疼痛一般发生在上腹部(胃)、肚脐周围以及下腹部,以阵痛为主。而尿石症引起的疼痛从梗阻部位附近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腹股沟,还可累及同侧睾丸或阴唇,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这样一直下来,疼痛为剧烈难忍阵发性的绞痛和发射痛,持续时间较长。 [详细]

4

药物+穴位按压可缓解绞痛

朱晓光

朱晓光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门诊部主任

专家简介: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 [详细]

医学特长: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炎、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精液异常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详细]

疑问发生肾绞痛后,患者在就医途中也是分秒难熬,输尿管在不断的收缩痉挛,使得疼痛持续,有没有方法可以缓解这种疼痛感?

朱晓光教授介绍,可以通过药物和穴位按摩这2个方法来缓解疼痛。

药物缓解平滑肌痉挛药物:如黄体酮、山莨菪碱。黄体酮可以使泌尿道平滑肌松弛,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状态,而且能使输尿管平滑肌产生强有力的节律性蠕动。这种蠕动在输尿管中是自上而下,从而使结石松动并向下移动。另外,黄体酮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结石排出有利。[详细]

合谷穴位置

按压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位。 [详细]

足三里位置

按压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 [详细]

肾俞穴位置

按压 肾俞穴

位置:在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1.5寸,和前面的肚脐眼平齐正好是第二腰椎。首先人要直立或者是正坐,然后吸气,我们先摸到我们的肋骨的下缘,在侧腰部,沿着肋骨的下缘画一条水平线,交叉在我们的腰两旁的肌肉上,这就是肾俞穴。 [详细]

5

治疗方法以药物消石排石优先

小于6mm的结石可先服药消石排石

一般来说,结石大小小于6mm,可先采用服药消石排石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4-8周,若肾脏积水严重,原则上疗程不超过1个月,药物治疗可避免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若结石大小超过6mm,则药物消石排石的成功率较低。结石大于10mm时基本不考虑药物排石而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体外震波碎石、钬激光碎石、气压弹道碎石以及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详细]

如何确定结石是否排出体外?

很多患者在服药排石过程中,没有出现症状,疗程也结束了,但是却不知道结石有没有排出。这时最好是到医院做一个B超,从肾脏到输尿管再到膀胱,可以清楚地知道体内结石的情况。如果患者有结石排出,将结石去医院做一个结石成分分析,了解结石的构成,比如是哪种类型的结石(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镁铵结石等),随后根据结石成分调整自身的饮食习惯,做到防止结石的再次发生。[详细]

6

辟谣:柠檬水可预防尿结石吗?

错误认识:×

有人认为尿结石是石头,通过酸可以溶解,因此说:吃酸性食物(柠檬水)可以预防尿结石的发生。对此,朱晓光教授解释:食物预防尿结石要根据结石类型,不同成分的结石有不同的预防方法。例如吃酸的食物对预防尿酸结石是没有效果的,吃豆腐不影响尿酸结石,而草酸钙结石则少吃富含钙和草酸的食物。[详细]

预防要点:

多喝水多运动能有助预防结石和排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朱晓光教授建议,最好每天喝水2000-3000mL,每天多运动多跳跃,并且强调要忌讳憋尿这一坏习惯,不要等得了尿结石才多喝水忌讳憋尿,要防患于未然。[详细]

最新评论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