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手术后患者要怎样更快的康复?以下6点可以帮到你!

举报/反馈

肠道手术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就是针对肠道的病变进行干预。比如肠癌,肠息肉或者是局部肠坏死,都是需要进行肠道手术的疾病,而在手术后如何帮助患者康复就成为了决定疾病预后的关键所在。

肠道手术之后,患者怎么进行康复?

1、进行床上活动

患者在康复的早期是不能够随意下床的,所以就需要保持床上活动来避免机体出现问题。长期卧床不动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肌肉萎缩或者是肠道黏连的问题,所以只有适当的活动才能够避免这些不良风险。而在床上活动的过程中,患者也要注意幅度以及运动的方式,避免在恢复的早期就给自己造成创伤。

2、提肛锻炼

提肛锻炼主要是为了患者保持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控制的功能。因为有一部分患者是需要针对肠道进行大部分切除的,但是由于患者的疾病并没有危及到肛门周围的直肠,所以就依然保持了患者的肛门功能。所以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就要长时间的维持肛门收缩动作,增强肛门括约肌的能力,这就是提肛锻炼。

3、饮食调理

进行肠道手术之后,患者需要严格的饮食调理,这是因为不论哪一种肠道问题进行手术之后,都涉及到了患者的饮食吸收和消化功能,如果是不良饮食往往会加重患者的胃肠负担,甚至于造成新的疾病出现。因此在术后患者要尽可能的保持流质饮食或者容易消化的饮食,同时也要改变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心理治疗

如果是严重的肠道疾病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还需要一定的心理治疗,就比如肠坏死或者是肠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后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根治疾病,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导致患者处于烦躁的状态。所以康复期间患者就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来改善不良情绪,同时帮助患者维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症。

5、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初期。这是因为进行肠道手术之后,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不论是微创手术还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都需要长时间维持患者伤口的状态,因此就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热疗或者电疗来促进恢复,并且也能够减少感染的概率。

6、定期复查

肠道手术之后,患者还需要保证定期复查,因为肠道的问题比较复杂,即便是肠息肉也存在着不同的性质和类型,所以定期复查才能够明确疾病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针对肠癌患者手术之后的风险,也可以通过复查来一一排除。

肠道手术之后,患者是需要持续关注自己的消化和排泄状态的,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功能障碍或者是患者的疾病有复发的可能性,就要及时的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大部分时候进行肠道手术都是针对肠道组织异常病变的治疗,所以患者本身就存在有一定的风险,做好术后的康复才能够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