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什么?幽门螺旋杆菌的4大危害很可怕!

举报/反馈

幽门螺旋杆菌,相信很多人经常听到,也都知道它是一种会导致胃病发生的病菌,可能有人疑惑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病,却不会导致其他疾病,其实幽门螺旋杆菌在一般环境下很难生存,它在胃中生存率高,所以会导致胃病。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又被称为革兰阴性菌,这种菌主要系存在胃和十二指肠中,而长时间存在会导致胃部各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胃壁上会有自我保护机制,而在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固定在胃上皮细胞中,不过幽门螺旋杆菌又容易清除,90%的患者在经过两种治疗后菌都能被完全消灭不过,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吻和聚餐,所以在治疗以及痊愈后需要多加注意,尽量选择分餐制。

幽门螺旋杆菌为什么会导致胃病?

幽门螺旋杆菌在进入胃后会因为胃黏膜而加强运动能力,使幽门螺旋杆菌强力附着在胃壁上,在到达胃上皮表面后会和上皮细胞紧紧连接在一起,也就不易随着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在这个过程中它还会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氢酶,这些物质停留在胃中会逐渐导致胃黏膜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其中也包括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会带来哪些伤害?

1、引发肠胃疾病

一旦胃不中存在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在胃黏膜不断受损的情况下易引发胃炎、胃溃疡以及胃黏膜淋巴瘤等疾病,导致胃部消化功能遭到破坏,甚至引发胃癌。

2、传染给家人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会传染的病毒,它的传播途径比较广,主要通过口腔传染以及食物传染,如果一家人当中有一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基本全家会被传染。

3、影响营养吸收

由于胃部中存在幽门螺旋杆菌会持续导致胃黏膜功能受影响,导致肠胃蠕动变差,食物在进入身体后会因为排空速度减慢而导致消化不良,这样身体吸收营养的速度也就会跟着变慢,时间一长就易有营养不良等问题,甚至会因为能量吸收不足,身体缺乏营养而在短时间内快速消瘦。

4、导致胃癌发生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炎以及胃溃疡的发生几率增加,而在幽门螺旋杆菌没得到完全清除的情况下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时间一长胃黏膜持续受损,胃部出现增生导致患癌几率也跟着增加。

总的来说,幽门螺旋杆菌并不可怕,及时发现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将它清除,只是要注意在发现后治疗以及护理很重要,不要以为没有症状而不予理会。另外要定期做检查,在临床上可以进行胃镜以及呼气检验查看自己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定期检查能知道病菌是否卷土而来,也能了解其他胃部情况,在有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