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需要输液吗?在这4种情况下或许要输液治疗!

举报/反馈

小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生病的情况是时有发生,尤其是发烧、咳嗽和腹泻等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服用药物就能缓解小儿的相关疾病;然而,有些情况下会需要输液,有些家长却担心输液会对孩子身体带来副作用而拒绝。虽然非必要情况下无需输液,但必须输液时却拒绝,可能会让病情加重或延长病程。一般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及时按照医生嘱咐输液,不能在犹豫不决。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时应及时输液?

1、有脱水症状时

孩子出现频繁腹泻或呕吐,同时伴有排尿少或无尿,无法通过口服补充水和电解质,特别是化验结果显示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钠、低钾或低氯、酸中毒等,此时应及早输液治疗,立即补充水和电解质,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免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2、肺炎

肺炎常见于抵抗力较弱的孩子,这是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和发高烧等。如果肺炎发生跟细菌感染或支原体感染有关,无需质疑,应及早输液治疗,避免细菌或支原体扩散,控制病情发展。

3、高烧不退

若孩子高烧不退,特别是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数量升高,说明受到细菌感染。此时应及早输液治疗,使得抗生素快速进入血液中,抗生素跟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病灶处,在短短时间内控制全身炎症,延缓病情发展,缩短病程。

4、精神萎靡

通常,根据孩子的精神状态判断病情是否严重。如果孩子发热,且精神状态极差、睡眠时间长,那么医生也会根据孩子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液尽快缓解病情。

温馨提示

有些人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寒颤和发高烧等,甚至造成过敏性休克,所以打算输液前应如实告诉医生孩子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以便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把过敏反应降到最低。值得一提的是,输液并不是万能的,能口服药物治疗的疾病应首选药物,其次是肌肉注射,最后是输液治疗。孩子输液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多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不适,还需立即告诉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