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女子误用药物失聪38年 医生用人工耳蜗打破“无声的墙”

2024/3/1 20:33:28 举报/反馈

王女士在13岁时突然失聪,生活不便,性格也变得自卑内向。38年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为51岁的她植入电子人工耳蜗,带来了新的“有声世界”。患者表示:“不但听到声音了,人也变得开朗了,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误用药物陷入“无声世界”,38年后植入人工耳蜗

今年51岁的王女士,已经在“无声世界”生活了38年。早在13岁时,她因为发热使用抗生素,耳毒性药物导致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陷入寂静的“无声世界”,无法听到自己的声音,也难以跟别人沟通,像是与外界隔了一道墙。一直以来,她辗转多个医院治疗无果,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家人的支持下,王女士最终来到了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室负责人、主任医师邓泽义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并顺利实施电子人工耳蜗植入术。

科技助听带来“新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术后一个月,随着人工耳蜗首度开机,王女士终于听到了久违的声音,激动得红了眼眶,家人也为她感到高兴。


(术后4个月听力值测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机、适应与训练,王女士的听力功能越来越好。“以前,我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见,所以不想说话,说话也会结巴。而现在,我不仅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还能收听电视节目,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舞。我变得更开朗了,跟家人之间的交流更顺畅了,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王女士发自内心对邓泽义主任医师团队表示感谢。

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怎么办?

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数据显示,老年性耳鸣耳聋是世界发病率第三的老年性疾病。我国60岁及以上的听力残疾老年人之中,有66.87%是因老年性耳聋引起。

邓泽义主任医师介绍,听力损失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一般原因为听觉细胞——内毛细胞的损伤,可以通过电子装置及时干预来解决。电子装置包含助听器、人工耳蜗。其中,人工耳蜗是一种高科技的电子装置,可以代替受损的内毛细胞,将外界的声音转化为神经电脉冲信号,直接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将信息传递到大脑,这是传统助听器无法做到的。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解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1、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需要开颅吗?

术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术前评估,排除了禁忌症才能考虑为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手术不需要开颅,只需要在耳后做切口,婴幼儿长约3—4cm,成人可延长至4—6cm,切口小,恢复快。

2、植入人工耳蜗是否有年龄限制?

语前聋患者(学说话之前聋的)的年龄越小,植入效果越好。目前,国内植入年龄通常为1-6岁,不建议6个月以下的患儿植入人工耳蜗,但不包括此年龄段婴儿因脑膜炎致听力下降者。脑膜炎可能会导致迷路骨化,建议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时尽早完成植入。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语后聋患者(学说话之后聋的)一般无年龄限制。

3、植入人工耳蜗的效果如何?

如果患者听力损失病程越短、存在低频残余听力、植入前使用过助听器,那么植入人工耳蜗后的言语听觉效果会更好。老年人的听觉中枢退行性病变,有可能会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有些患者术前耳鸣,在植入后甚至能缓解耳鸣的症状。

科学有效的言语听觉康复训练,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认知效果非常重要。家人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会更有利于其言语听觉的恢复。

邓泽义主任医师建议,患者如果经过科学评估,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应症,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从寂静无声的世界走入充满活力的有声世界。

(责编:家医在线 通讯员:黄怡辛)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