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更新,助力诊疗更精准

家庭医生在线 2023/10/16 17:23:16 举报/反馈

2023年9月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更新了《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此次指南更新全面覆盖了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部分。在转移性胃肠间质瘤二线治疗中,指南将瑞派替尼Ⅱ级推荐提升为I级推荐(原发KIT外显子11突变)(1A类)。

胃肠间质瘤(GIST)属于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在中国,每年约有2-3万名新诊断的患者,有超过10万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

在9月18日六部委公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胃肠间质瘤已被纳入。“这意味着GIST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表示,“从2020年首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发布,到每年及时更新,GIST诊疗更为规范化、精准化,这不仅惠及了患者,也为其他罕见肿瘤的诊疗和研究带来了启迪和借鉴。”

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增添新选择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基因突变驱动致病的肿瘤,KIT外显子11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约2/3的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对于晚期患者,除了外科手术,服用靶向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在一线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面临耐药的风险。如何通过系统性治疗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也是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内容。

此次瑞派替尼被提升推荐等级,是基于INTRIGUE研究和中国二线桥接研究。根据指南,该研究显示“瑞派替尼具有与舒尼替尼相当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同时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在原发KIT外显子11突变亚组中显示出更好的获益趋势”;“中国桥接试验中,瑞派替尼治疗原发KIT外显子11突变亚组中,对比舒尼替尼,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

“瑞派替尼推荐等级的提升,由此也建立了晚期转移性GIST二线治疗的新标准,临床医生可以实施更为个体化的靶向治疗。”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院长秦叔逵表示。

践行指南,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随着新药研发与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CSCO指南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除了前述药物治疗,在外科手术和新辅助治疗方面,此次指南也进行了更新。

比如,对于胃、十二指肠及小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将“腹腔镜切除”改为“微创手术”,并增加了部分循证医学证据。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势,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指南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在新辅助治疗部分,指南新增了“NTRK融合GIST、SDH缺陷型GIST与BRAF突变GIST”的注释。

靶向药物为胃肠间质瘤患者延长生命带来了希望。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临床诊疗领域一定会迎来更多的新突破,晚期患者会获得更大的生存获益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责编:科闻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胃肠间质瘤如何早发现?

你好,胃镜、CT检查,有助胃肠间质瘤早发现,教授介绍,胃肠间质瘤最常发生在胃和小肠,在早期基本无症状,即使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胃肠间质瘤50%-60%长在胃里;长在小肠的只有20%-30%;其他0%则长在比较特殊的部位,包括直肠和非肠道以外的组织。

Q:(空肠)恶性胃肠间质瘤,低度恶性(空肠)恶性胃肠间质瘤,低度恶性

恶性肿瘤早期最好手术治疗,并做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五年生存率比较高,所以效果比较确切,术后配合化疗或放疗增强疗效。

Q:胃肠间质瘤在早期怎么样

你好,胃肠间质瘤在早期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有的呈球形生长,即便瘤体很大也不产生压迫感和出血。患者常在体检、钡餐、胃镜检查或其他手术时偶尔发现。因此,在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约有20%-30%的患者已发展成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发生肝和腹腔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作为一种胃肠道软组织肿瘤,胃肠间质瘤有别于“胃癌”或“肠癌”,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部原发多见,大约占50%-70%;其次是小肠,约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约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较罕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