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高温“烘烤”心脏?提供一份护心指南!

2023/9/27 8:42:56 举报/反馈

外界温度越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特别是年龄超过65岁、慢性病患者更应该积极防范。除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外,还需做好生活干预。

高温是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

环境温度发生改变后,机体利用血管和神经调节,使得体温维持恒定状态。外界温度升高时可增加流向皮肤的血液量,出汗量也随之增多,能帮助热量散发。因核心体温升高,基础代谢也更加活跃,耗氧量随之增加。以上调节可增加心脏所承受的压力,加快心跳速度,体内水分流失增多,使得血液持续处于高凝状态,促使血栓生成,提高患心肌缺血几率。只要心血管处于健康状态,以上改变都能承受。但心血管健康状况差、高龄人群可能承受不住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

高温天气如何保护心脏?

1、按医嘱用药

高血压患者需长时间用降压药,该药可促进钠排泄,或是影响血压反应,影响机体热调节,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因此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能擅自更改用药量或突然停药;同时应格外关注用药后的反应,只要有任何异常应立即就医。

2、避开高温时间段

12:00~15:00最为炎热,此阶段最好不要出门。必须出门时需做好个人防护,户外活动时应选择阴凉处。

3、合理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怎能缺少水,即使感觉不到口渴也要时不时的喝几口,这样能快速为细胞提供水分,预防热相关疾病。若出汗较多也可以喝运动型饮料或盐糖水,但不能喝含酒精以及咖啡因的饮料。

4、选对衣服

穿质地轻薄、纯棉材质、透气性较好、浅色的衣服。外出时应戴上墨镜以及遮阳帽,出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长时间待在户外者至少两个小时涂抹一次。

5、防止暴晒

若因为工作或某些因素需持续户外活动,那么每隔30分钟应去阴凉处休息5~10分钟,期间一定要多喝水。

温馨提示

学会识别中暑症状,中暑早期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或无汗,体温随之升高。核心温度大于40℃时可能会出现嗜睡、呼吸浅且快、皮肤干热、面色潮红和昏迷等,严重时可造成休克。此时还需立即远离高温高湿环境,用20℃的温水对全身擦拭,有助于身体散热。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高温防暑?

连续的高温很容易导致中暑等夏季系列疾病,因此大家都要有所准备,尤其是旅游、外出时。其中,7类人群应特别小心——— 1、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易被暑热侵袭。 2、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3、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4、糖尿病患者: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5、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6、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7、高温作业者:长时间暴晒,很容易中暑。

Q: 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对皮肤有影响吗?

高温闷热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对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再有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马上打开空调或用电扇直吹,吃些冰镇食品,这一冷一热,立马见效,马上就开始腹泻;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主要为丘疹样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Q:胸闷心慌气短怎么回事

可能会引起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的原因主要包括:
1、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如在高原环境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或者是在一氧化碳浓度比较高的环境中,都有可能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不足而引起这些症状。
2、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影响了心脏功能时都会引起这些表现。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