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怀疑胆管癌需做6项影像学检查?各有各的优势!

2023/7/21 8:48:30 举报/反馈

胆管癌顾名思义是发生在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59岁的男性。起初症状并不是很典型,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尿液颜色逐渐加深,全身皮肤瘙痒,往往伴有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等,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哪些影像学检查能确诊胆管癌?

1、腹部B超

腹部B超无创且便捷、检查费用低廉、没有任何辐射、能重复做该检查。当怀疑胆管癌时优先选择腹部B超检查,也能作为筛查方式,诊断胆管定位准确率达到96%,定性准确率达到60%~80%。

2、腹部CT

跟腹部B超相比,腹部CT在诊断肝门部胆管癌方面有优势,能清晰显示胆管肿块的所处位置、大小和密度、局部扩散范围,了解血管有没有侵犯,是否连累淋巴结和周围器官,有没有出现远处转移,同时也能判断胆管扩张程度、有没有腹水等,在评估预后方面提供重要价值。

3、核磁胆道造影

核磁胆道造影是三维立体成像,能全面展示整个胆道系统情况,完全没有必要注射造影剂就能获得良好图像。利用最新的自旋回波系列,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图像更加清晰,能显示组织情况,直观判断肿瘤所处位置、大小和形态,了解局部浸润情况。同时也能了解胆管肿块内血流,判断肿块跟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的关系。

4、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需利用造影剂,在电视透视下,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胆道中流动和分布的情况,看看胆总管下段开口有没有梗阻,用于判断是部分梗阻还是完全性梗阻,比腹部CT和核磁共振检查更为准确和直观。在区分肿瘤、结石、炎症所造成的胆道梗阻方面,能提供重要价值。

5、逆行胰胆管造影

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出胰腺管和胆管病变,有些病例需采取病变组织来作为病理检查,从而来明确病因,确定病理类型,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

温馨提示

除了以上几种影像学检查外,还需辅助做胆汁中脱落细胞检查、肿瘤相关抗原检查、 DNA含量测定、胆管癌的基因检测等。高危人群除了主动筛查外,还需做好日常预防,远离高脂肪、高油和高盐食物,多吃五谷物和薯类以及新鲜蔬果;远离香烟和酒,适当控制肉类和油脂摄入;做到一日三餐规律,不可暴饮暴食。

(责编:家医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肝门部胆管癌如何进行影像检查?

患者的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和胆囊空虚;扩张胆管远侧的管腔突然截断闭塞,发现肝门部中等或低回声的团块影。 腹部CT能客观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扩张的左、右肝管间连续性中断,能提供准确的梗阻水平及肝内胆管扩张征象。增强扫描可以显示门静脉系统结构,了解门静脉系统的受累情况。 MRCP检查表现为肝总管、左右肝管起始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中断或腔内充盈缺损;肝门软组织肿块,向腔内或腔外生长;肿瘤上方肝管呈软藤状扩张,肿瘤下方胆总管正常,并可显示胆囊管和胰管情况。

Q:做磁共振说是胆管癌,后来医生见意做pET一cT又没查出什么,

你好,这个影像学不能确诊。一般情况下需要遵医嘱活检病理确诊。如果没有其他的异常就不需要担心。影像学或者抽血化验都不能确诊。

Q:胆管癌怎么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  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多困难,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目前,诊断胆管癌主要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应用,综合性评估。鉴别诊断的最终根据是组织学诊断。患者入院后做以下检查有助于胆管癌的鉴别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⑴血清和胆汁中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199、CA-50、CA-242在胆管癌中有一定阳性率,但有些患者可能正常。⑵胆红素。胆管癌实验室检查呈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⑶.肝功能。在长期胆道梗阻者,可有继发性肝功能损害,ALT和AST轻度升高是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由于营养不良和肝损害,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会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系胆道阻塞和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γ-GT及碱性磷酸酶增高。在早期未出现黄疸时ALP、γ-GT就有升高,提示胆道阻塞。⑷血象检查。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若明显升高,提示胆道感染。61%~70%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HB减少。  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诊断梗阻的部位、判断可能的病变性质和估计病变的范围以及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包括:  1、B超检查:在诸多影像学检查中,B型超声为首选诊断方法。实时超声检查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的诊断率高,对胆管扩张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为首选检查。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内镜超声(EUS)的探头与胆道系统仅隔一层肠壁,排除了胸腹壁与胃肠道重叠等干扰,可更清晰地观察胆道情况。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ultrA sonogrAPhy, IDUS)利用微型超声探头,可经PTC窦道或ERCP途径直接进入胆道扫描,完全排除了遮盖胆道组织的干扰,图像较EUS更为清晰。IDUS能探查到胆管微小癌,胆管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为73%,对胰腺和十二指肠是否受累及的判断准确率达100%。更进一步使用管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ECDUS),可探查胆道系统周围的血管血流,对判断肝动脉和门静脉是否被侵犯的准确率达100%。  2、CT检查:CT仍是常规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可见梗阻近段胆管明显扩张,胆囊增大,扩张的胆管突然中断,断端形态不规则,并见块影。有时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肿大的胆囊以及周围组织器官、血管的受累情况,或从胆管壁突入腔内的小结节影。为病变分期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技术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系列薄层断面的血管影像,三维血管重建技术还为了解肿瘤与血管关系、肝门部肿瘤能否切除提供重要信息。CT扫描可获得与B超相同的效果,且影像更为清晰;  3、超声内镜(EUS):EUS是由内镜与腔内超声两种显像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诊断工具。胆管癌EUS下呈低回声或高回声的肿块,检出率达96%,并可提示肿物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4、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TC):是胆管肿瘤诊断的基本手段,能显示肿瘤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达90%以上。PTC适用于肝内胆管有扩张的患者,术后可留置导管进行胆汁引流(PTCD)。对B超、CT检查显示有肝内胆管扩张的患者可行PTC检查,不仅可直接显示并明确肿瘤的部位、病变的上缘和累及肝管的范围,同时还可了解肿瘤与肝管的关系。此种检查对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其正确诊断率可达90%以上。但此检查属创伤性,且易引起胆汁漏和胆管炎。为避免上述并发症,最好在手术前一天进行检查,在检查后尽量排尽造影剂,并随时准备进行手术。  5、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适用于胆管未完全阻塞的病例,可从胆管远端显示梗阻部位、判断病变范围,术后也可行胆汁引流(ENBD/ERBD)。PTC与ERCP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胆管癌的诊断率。引流的胆汁还可行肿瘤标记物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单独使用ERCP仅能显示胆总管中下部情况,但与PTC合用则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病灶的上下界限及病变的性质,尤其适用于有胆道不全性梗阻伴有凝血机制障碍者。经ERCP检查,诊断符合率75.5%。  6、纤维胆道镜: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尤其适用于肝内胆管、十二指肠胰腺段胆管的较早期肿瘤,纤维胆道镜不仅可显示病变的形态,并可作活检来明确诊断。经口胆道子母镜(PCS)以及纤维胆道镜更可直视胆管内病变并钳取组织活检或细胞刷检。  7、选择性血管造影(SCAG)及经肝门静脉造影(PTP):可显示肝门部入肝血管的情况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胆管癌多属血供较少的肿瘤,血管造影一般不能对肿瘤的性质及范围做出诊断,主要可显示肝门处血管是否受到侵犯。若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干受侵犯,则表示肿瘤有肝外扩展,难以施行根治性切除。此项检查有助于术前估计肿瘤的可切除性。  7、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显示近乎100%的肝外胆管,90%不扩张的肝内胆管也可沿肝外胆管向上追踪,75%~100%可明确梗阻部位。优于PTC和ERCP的是,MRCP可同时显示梗阻近端和远端的胆管,因此能计算梗阻的长度以及距离壶腹部的长度,便于手术计划的制订。  三、组织学诊断:患者最终诊断的确定需依据组织学诊断。胆管癌可以通过经皮穿刺获得组织学标本,但很多情况下组织学诊断的标本由外科手术获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