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脑梗来袭,身体出现“1软2硬”?及早识别和救治!

2023/5/20 7:14:05 举报/反馈

脑梗的原因是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这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脑梗并不是悄无声息的,一般病情来临前会有以下几个特征,还需积极识别。

脑梗前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1、单侧肢体变软

大脑血管堵塞而造成局部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短时间内导致脑组织坏死,诱发神经功能障碍,这就是所谓的脑梗。脑部某区域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或神经细胞死亡,就会造成身体部位发生功能障碍。一般,脑梗出现在大脑半球左侧时,会使得右侧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清晰、感觉出现异常等,原因在于身体右侧由大脑左半球控制,身体左侧由大脑右半球控制。单侧大脑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时,可影响身体另一侧感觉和运动。另外,脑梗也会造成平衡和协调障碍,使得左右侧面部表情不对称、视觉异常等。

2、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需由脑CT或脑磁共振来确定。由于血液循环异常而堵塞血管,造成血管变硬。长时间血管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可减少流向脑部的血液量,易造成脑梗死。

3、舌根变硬

分布在大脑皮层的前额叶,掌控着发音以及语言表达。一旦受到损害就会减弱语言理解能力,无法流畅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是发音不清晰。颞叶内侧掌控语言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受到损伤后可影响语言表达和发音,无法理解或阅读里面的意思。

脑梗是否能治愈?

肯定的说,脑梗根本无法治愈。诱发脑梗的病因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根本无法治愈,无法彻底去除病因,所以脑梗仍然会复发。

面对脑梗该如何治疗?

1、介入治疗

常用的方法是血管内支架植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为大脑组织提供血液和氧气。

2、手术治疗

当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时,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做脑组织切除或开颅减压术。颈动脉狭窄大于50%时需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温馨提示

脑梗死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早治疗,一旦发现面部不对称、说话不流畅、手臂麻木无力等,还需及早就医检查。通过科学规范治疗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术后需及早做康复训练,积极提高生活质量。

(责编:梁绮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轻度脑梗的治疗方法?

你的情况是轻度脑梗塞,如果你有不适的症状,可以输液治疗。等恢复期,口服药物治疗就可以了。一般可以口服血塞通片,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平时应该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一定要把血压,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同时应该注意多锻炼身体。

Q:脑梗治疗方法

脑梗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它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使脑血管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减少而引起的。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然后口服一些活血化瘀,抗凝的药物,预防脑梗的加重。对脑梗遗留的后遗症,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Q:脑梗病发前,身体会提前“泄露”哪些重要信号?

脑梗突发,常常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猝不及防的伤害,而致使残害、死亡率都十分惊人。那么,脑梗病发前,身体就没有“泄露”一些重要信号吗?“泄露”哪些重要信号呢?下面咱们就谈谈。 其实,脑梗同任何疾病的发生一样,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脑梗的发生也是血管一天天堵塞、病变导致的。因此,脑梗病发前,身体会提前“泄露”一些重要信号,其主要有: 1、头晕眼花。脑部内血管开始出现堵塞后,大脑相关组织会缺血缺氧,导致头晕眼花等症状出现,高血压患者更要警惕,这很可能是脑血管已经硬化堵塞了。 2、短暂的视力、语言障碍。脑血管堵塞后多表现为突发性地视力模糊,看不见东西;或是突然说不清楚话。但是过一会又自行恢复。发生这样的状况,要提高警惕,这也是脑梗的前兆,要及时就医。 3、寸步难行。如果一旦出现身体不听使唤,走几步就会感到累,而且晚上睡觉下半身会感到麻木,表明脑梗塞已经进入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病发的时期了,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那么,如何预防脑梗的发生呢?建议注意以下3点: 1、合理饮食。不规则的饮食习惯只会增加人体健康的隐患,可以多吃豆类或者鱼类,改善自己的健康,豆类食物能够降低人体中的脂肪,降低胆固醇,增强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增强血管的弹性,改善血管堵塞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戒烟限酒。 2、多运动,尤其手、腿。运动是健康的良药,因此,平时要坚持适度的有氧锻炼,如慢跑、跳健身舞、骑车、爬楼梯等。另外,手指跟大脑皮层关系密切,手的运动可对大脑皮层运动区产生良性刺激,使大脑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时变得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手指运动不但对预防脑梗塞、老年痴呆大有裨益,而且对脑梗塞患者的恢复也有帮助。除了手指运动外,腿的运动也不可少。 3、控制情绪,愉悦生活。不好的情绪会增加血管的负担,因此,应注意放松心态,避免忧虑、生气、急躁,愉悦生活为好。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