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走路后易胸闷、突然呼吸困难…存在6个异常表现者心脏可能不太好!

2023/5/9 8:34:54 举报/反馈

心脏每分每秒都在跳动,如同身体上的发动机,维持着机体正常运行。一旦心脏发生问题,势必会影响供血供氧,使得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若有以下几个表现,还需及早做相关检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哪些症状说明心脏不好?

1、走路后易胸闷和气喘

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减退。早期体力活动并不会受到限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稍微干重活或走路几分钟就气喘吁吁、明显感觉到胸闷。

2、夜间因呼吸困难而憋醒

晚上不管采取哪种睡眠姿势,全身大部分血液均回流到心脏,心脏病患者心脏出现异常,无法承受住那么多的血液,使得部分血液在肺部淤积,从而造成呼吸困难,以至于常常被憋醒。部分心绞痛患者半夜可能突发性绞痛,以胸闷的症状展现出来。

3、下肢水肿

排除肝肾疾病,双下肢发生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按压后有坑,这是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此类患者心脏泵血能力减退,心脏中血液无法排出,血管中血液难以回流到心脏,从而增加血管承受的压力,促使血管中液体外渗,造成水肿。

4、突然晕厥

突然没有意识,几秒钟到二分钟左右就能醒来。晕厥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心源性晕厥最为常见,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减慢心跳速度,又或是短时间内心跳突然停止,使得大脑供血供氧不足,从而造成晕厥。除了病态窦房综合征外,也有可能是室颤、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等。

5、胸闷痛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胸口闷痛,为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使得心脏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心前区疼痛或胸闷,一般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暴饮暴食后易发作。

6、嘴唇发紫

嘴唇发紫是缺氧的特征,常见于肺部和心脏疾病、亚硝酸盐中毒等。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嘴唇发紫,还需排查先天性心脏病;老年人出现嘴唇发紫,应排除心力衰竭的可能。

温馨提示

若满足以上一种或多种症状,不可太大意,最好是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查心脏病的可能。积极纠正可伤害心脏的行为,包括暴饮暴食、吸烟酗酒、负面情绪等;同时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各种指标,维持正常体重。

(责编:戚德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易疲劳,心脑血管 心脏不好,睡眠不佳

你好,这样的情况考虑是失眠的症状,多因过度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的 在治疗上建议使用安神补脑液或者养血安神丸进行治疗,要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暴躁不安,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Q:如何预防心脏病?

一些非常规的检测方法,也许能更早发现隐藏的心脏危险。近日,美国布朗大学研究显示,许多人在接受常规检查时,被判断为心脑血管病的低危人群,然而测量踝关节处血压却能发现异常,即属于“高危”人群。
  该研究领导者、布朗大学诊断影像学教授蒂莫西·墨菲指出,常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包括胆固醇、血压和血糖等,在那些突发心脑血管病或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只有20%的人接受上述筛查可以发现异常。 
“如果排除掉既往有心脏病突发或中风病史的患者,有很大一群人似乎和心脑血管病不沾边。然而,2/3的心脏病突发和心脏性猝死,就发生在这些人中间。”
  研究人员分析了1999年—2004年“全美健康和营养考察”项目的6200多例数据,确认了3个非常规的心脑血管病预警信号,包括异常踝臂指数(ABI,测量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
  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常规检查,有91%的人属于低或中等心脑血管风险,然而45%的人至少有一种非常规因素。如3.7%的人ABI低,这说明血液在下肢流动较弱;超过17%的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这是导致斑块的主要蛋白质;另有37.9%的人C—反应蛋白水平高。“这3个因素都能说明心脏病风险和心脏性猝死的几率高,应该纳入标准化筛查之中。尤其是ABI,应成为必查项目之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ABI主要用于检测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近年发现,ABI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强预测因子。它不仅可以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还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分级。一般,ABI≤0.9就属于高危险性。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李小鹰教授对《生命时报》记者说,70岁以上每年都要查ABI,合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人,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者父母早发冠心病(父亲在50岁之前、母亲在55岁之前患冠心病),过了50岁也要检测。

Q:易疲劳,心脑血管 ,心脏不好,睡眠不佳

你好,心血管疾病,需要平时注意按时服药,营养保健。休息对身体心血管的供给很重要,所以休息不好会严重的影响身体,建议,口服艾司作仑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