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积极防治运动猝死?运动前做好评估!

2023/4/20 8:17:51 举报/反馈

保持适度运动能强身健体,提高心肺耐力,增强抵抗力,降低心血管疾病几率,也能降低全因死亡率。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尤其是高强度运动易造成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因此运动前需做好评估,把运动猝死风险降到最低。

哪些人易出现运动猝死?

运动强度越大,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越高,易造成血压波动幅度大,诱发心律失常、急性心梗以及心源性猝死等。运动猝死常见于两个年龄段,分别是15~20岁的青少年、已退休的中老年人。易造成猝死的运动有打篮球、踢足球以及跑步。

如何评估运动猝死风险?

身体健康、年轻者、三高达标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运动前无需做特殊评估或是做初级评估,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来评估。如果触及评估检查结果呈现阳性、确定是高风险人群,还需进一步做中级评估,做心肺运动试验来评估体能状态。如果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不正常,还需选择正规医院诊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动;必要时还需做高级评估,需做心律失常、心肌供血、心脏结构以及心脏功能等检查。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做高强度运动、耐力性以及对抗性太强的运动,包括急性心梗、不稳定心绞痛、重度心功能不全、血压控制不稳、心律失常、心肌炎急性发作的6个月内等。

出现运动心源性猝死时该怎么办?

身边人出现运动心源性猝死,应第一时间抢救。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在耳朵边呼唤或轻轻的摇动肩膀,用来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如果没有回应,呼吸断续或停止,还需立即做心肺复苏,要求他人及时拨打120急救。掌握正确做心肺复苏的方法,施救者应跪在患者的右侧,距离约10厘米左右,以最快的速度把上衣敞开,两个手叠加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手掌根部按压,借助于上半身的力量,下压约5~6厘米,每分钟按压的速度约100~120次,一直等待医护人员到来。

温馨提示

运动前中后应多关注自身情况,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和憋气等,还需立即停止,坐下来休息一小会,一般几分钟左右就能缓解;如果该症状一直没有缓解,还需及时就诊,以免超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责编:戚德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运动猝死是如何引起的?

运动、酗酒和情绪激动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因素。运动中会有更多的猝死。许多健康的中老年人经常在晨练中猝死,因为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有血液粘度、血栓形成或心力衰竭的人此时会出现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早期发现心脏病、减少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预防心脏猝死的重要措施,及时做心脏彩超是发送心脏病的重要手段。

Q:如何评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从临床危险因素、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指标、运动试验、T波电交替、基因检测、电生理检测指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能评估猝死风险。临床危险因素主要是结构型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等,特别是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基因异常致离子通道疾病等也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心电图指标主要是QRS时限、QT间期和间期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异等。动态心电图指标主要是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速、心率变异、T波电交替以及心率震荡。总之,准确评估具体患者的猝死风险是一个临床重要问题,上述危险指标有助于提高对猝死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

Q:如何预防运动中猝死

你好,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究其原因,与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强度过大,有不良心理行为因素,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有关。因此,为预防运动猝死,首先,个人应进行全面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及早发现有无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其次,应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不要强行进行高强度锻炼,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适心情、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