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药汤剂该温服、冷服还是热服?不同的药有最佳的服用温度!

2023/3/9 9:23:15

大部分中药需煎煮成汤剂,使得药物成分溶解在汤中,最大化发挥其药效,中药汤剂起效快,容易被吸收,作用较强。不过,服用中药汤剂时需注意温度,不同的中药有最佳的服药温度。

中药汤剂什么时候服用最好?

1、温服

普通汤剂应温服,温度大约在35℃,接近于人体体温,这样能避免温度太高而把胃肠道黏膜、食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烫伤;温服正好跟肠胃温度差不多,避免汤剂太冷太热而刺激胃肠道,防止出现胃痛和恶心呕吐,有助于药物吸收。通常,补益类中药、药性平和类应温服,这样能保证比较强的补益功效;对于胃肠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包括乳香、瓜蒌仁等,同样需温服,能减轻对胃肠道带来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效果。温服是应用广泛的服用方法,只要没有特殊的要求都应该采取温服法。

2、冷服

煎出好的中药汤剂放凉之后再饮用,清热药剂,包括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清暑益气汤以及白虎汤等,能起到清热泻火功效,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清解暑热作用,这样能帮助寒凉药发挥清热功效。服用药物呕吐者也可以采取冷服法,能减轻呕吐症状。寒证患者用热药时需冷服,防止用药后呕吐。还有,具有收涩固精止血作用的汤药同样需冷服。

3、热服

把煎煮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时饮用。通常用于治疗寒症、偏温热的药物需热服,如风寒感冒。特别是恶寒无汗时,需在能承受范围之内的热服,用药后需盖上被子捂捂汗,这样能起到发汗散寒功效。另外,理气类的中药、袪痰剂、袪寒剂、也需要热服;真热假寒者应把寒药热服。此外,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效果的中药,如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一般用于治疗寒湿痹症,缓解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僵硬和痉挛等,此类中药必须热服,有利于温通血脉,去除体内寒湿气。

温馨提示

儿童用中药需温服,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儿童是纯阳或纯阴体质,采取温服效果更好,温度约20~30℃左右;不建议冷服,不然会伤害阳气,长久下去阻碍生长发育,伤害脾胃而导致腹痛腹泻等;当然也不能热服,不然会烫伤儿童娇嫩的食道和口腔黏膜。

(责编:梁绮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