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症?主要与这4大因素有关!

2023/3/1 7:59:10 举报/反馈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自杀率较高,增加家庭和社会承受的负担。虽然糖尿病和抑郁症是独立的疾病,但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少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障碍,反过来抑郁症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出现抑郁?

1、刚被确诊为疾病时

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后心情变得异常烦躁。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病,没有任何方法能根治。为能维持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必须做好自我管理,严格控制饮食,每天坚持运动,天天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隔三差五就监测血糖,从而限制生活自由,降低生活质量,易产生厌倦、厌烦的情绪,长久下去可产生抑郁情绪。

2、病程长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再加上血糖控制不佳,易诱发多种慢性并发症,损害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如眼睛、肝脏和肾脏、心脑血管、神经等,严重时可威胁生命。由于担心糖尿病并发症而产生抑郁或焦虑、恐惧等情绪。

3、经济压力大

频繁的去医院监测血糖、所用的药物等均会花费大把金钱;由于疾病因素而降低工作能力,增加家庭承受的经济负担,从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另外,长期患病会影响婚姻和家庭和谐度,加重情绪低落和悲观等情绪。

4、其他因素

由于炎症反应,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睡眠障碍等而促进抑郁症发生发展。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抑郁?

第一,做事情时无精神或没有兴趣;第二,总感觉到心情低落、绝望和沮丧;第三,突然吃的太多或食欲不振;第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睡眠不安稳,或是每天睡眠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第五,常常出现自责,认为自己很糟糕;第六,感觉到疲惫或没有活力;第七,做事情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第八,出现自杀的念头或倾向;第九,说话速度或动作明显变慢,或变得坐立不安、烦躁。只要满足以上4点,说明已达到中度抑郁。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应理智看待疾病,只要科学规范治疗,加强自我管理,规范用药就能有效控制血糖,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及时纠正负面情绪,因为恐惧、焦虑、激动和紧张等会过度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分泌,影响血糖控制。

(责编:梁绮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糖尿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60%~75%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的患者为重度抑郁。  其实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并不难,它与一般抑郁症的表现大致是相同的,主要包括:  (1)情绪低落,一般晨重夕轻。  (2)常有心悸、胸闷、疲乏、胃肠不适、便秘等症状。  (3)睡眠障碍,多以早醒为典型的表现。  (4)常有焦虑和怕给家庭增加负担的内疚感。  (5)记忆力下降、大脑反应慢等。  (6)不爱活动,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喜欢独处。  (7)有厌世、自杀的心理或行为。  糖尿病患者经历抑郁的机会是普通人的两倍,差不多每三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尤其是女性患者。从患上糖尿病开始就应提防抑郁症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者有以上抑郁症状,千万不能不管不顾,应及时进行治疗,因为抑郁反过来会影响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病情,加速并发症的出现。

Q:如何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糖尿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60%~75%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的患者为重度抑郁。  其实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并不难,它与一般抑郁症的表现大致是相同的,主要包括:  (1)情绪低落,一般晨重夕轻。  (2)常有心悸、胸闷、疲乏、胃肠不适、便秘等症状。  (3)睡眠障碍,多以早醒为典型的表现。  (4)常有焦虑和怕给家庭增加负担的内疚感。  (5)记忆力下降、大脑反应慢等。  (6)不爱活动,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喜欢独处。  (7)有厌世、自杀的心理或行为。  糖尿病患者经历抑郁的机会是普通人的两倍,差不多每三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尤其是女性患者。从患上糖尿病开始就应提防抑郁症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者有以上抑郁症状,千万不能不管不顾,应及时进行治疗,因为抑郁反过来会影响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病情,加速并发症的出现。

Q:糖尿病与抑郁症有什么关系?

抑郁性精神病是一种以持久性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病变。抑郁症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病,“功能性疾病”,在开始的短时间内可以是简单的情绪变化,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引起中枢的器质性改变。大约60%-70%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抑郁或担忧情绪。绝大多数的诱因,为时短暂,很快就恢复正常,这不属于抑郁症。如果症状持续存在2周以上,而且日益严重,感到精神不济,无限担忧,焦虑,无法入睡,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常有多种无关联的躯体症状,工作能力,工作热情,生活质量下降,就成为抑郁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不仅是能量代谢包括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都发生紊乱。由于精神压力较大又发生于老年人,这也是抑郁的高发年龄阶段。所以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很高,可以达到60%以上。  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使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增高。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