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世界卒中日:预防中风,关键在于通经络

2022/10/28 15:09:43

近期昼夜温差大,中风发病明显增多,这是因为低温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进而引发脑卒中。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开始阳气潜藏而阴气旺盛,若人体不能顺应这种趋势,体内火热躁动而无法潜藏,容易痰火上扰,阻塞经络,引发中风。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国平主任提醒大家,在这种冷热交变的日子里,一定要预防脑卒中。

是否采取预防措施,结局完全不一样

59岁时的郭先生,有9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一般。在一次劳累工作后突然出现头晕,口角歪斜,左侧肢体乏力、麻木,行走困难,经查头颅CT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病情严重,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大出血,经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积极抢救治疗后,病情稳定,但遗留左侧肢体乏力、麻木,口角歪斜,精神疲倦,头晕,需要扶行,生活不能自理。我科随即采用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包括全经针刺法为主的针灸治疗、整体经络推拿法、现代康复训练及中西药物等,疏通全身经络腧穴的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仅遗留左侧肢体少许麻木感,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可在跑步机上慢跑15分钟,从生活不能自理到生活完全自理。


“中风病的康复中,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跟功能康复同等重要。在气候交变的时候,容易引发中风,一定要采取预防中风措施。”出院后,郭先生按周国平主任的交代,坚持每年返院两次接受中风病中西医结合预防调护。其中,中医以疏通经络为主,主要采用全经针刺法、整体经络推拿法、中药辨证论治等;西医以干预危险因素为主,如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稳定接受预防调护以来,郭先生病情稳定,各种功能正常,生活与常人无异。

据悉,郭先生最近一次返院是在2022年10月,郭先生除偶尔感到疲劳外,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经络不畅。治则为益气活血,疏通经络。中药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以全经针刺法为主,症状改善后出院。

当年与郭先生同时段患中风,病情比郭先生轻,但未注重预防中风的患者,大多再次中风,病情加重,甚至离开人世。

预防中风关键在于通经络

在临床中,有中风先兆或已中风的患者,都知道定时到医院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通通血管。为什么采取这些预防措施还会中风呢,我们根据中风的发病机理认为,关键还应通经络。因为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经络不通。

有时常常发现某些人通了经络,为什么还发生中风呢?原因是他们只通了一条或几条经络。中风的发病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等全身137条经络均有关,并非仅涉及某一条或几条经络。

通经络最好的方法是针灸推拿中药等配合。针灸、推拿从体外直接刺激经络,中药内服,从体内激发经气,内外结合,相得益彰。针灸的重点是每次按顺序疏通十二经脉中的一条和任、督脉二脉中的一条,其他经络都是附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之中,只要十二经脉(大周天)和任、督脉二脉(小周天)疏通了,其他经络自然通畅。推拿每次可以刺激十二经脉、任督二脉。一般十二次为一疗程。中药根据辩证,采用或化痰通络、或平肝潜阳、或滋阴潜阳、或益气活血等方法。

每年至少“保养”两次

车行至一定时间或距离,都要进行保养,才能保证车辆行驶正常。人也一样,到一定时期也得保养。如果有中风先兆症状或有中风病史者,每年至少“保养”2次。一般在气候交变的时候,如春夏之交、秋冬之交。“保养”最好的方法,就是针灸推拿中药结合疏通经络,每次“保养”1个疗程为12次。

哪些是中风先兆症状?

如果出现下列5大异常之一者,即使现代医学检查正常,也可以高度认为是经络不通,有中风的先兆。

1、感觉异常

如舌痛、手指或一侧面部、肢体麻木。

2、运动异常

如说话吐字不清;喝水或进食时呛咳;缘由不明跌跤。

3、短暂缺血发作

眩晕、单眼忽然发黑:忽然发作,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

4、慢性缺血缺氧

哈欠不断;嗜睡: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

5、精神状况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商衰退。

本文指导医生:
周国平

周国平教授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

擅长疾病: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与预防、面瘫、颈椎...[详细]

(责编:张颖琳 通讯员:张诚斌)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脑卒中 中风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