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耳炎并发症易出现“一老一少”现象?

2022/2/28 8:44:27

中耳炎是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耳聋和耳鸣、眩晕、耳道溢液和耳朵疼痛以及耳闷感,严重时可诱发面瘫和颅内感染。中耳炎并发症易发生在老年人和儿童身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为什么儿童和老年人中耳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

老年患者易反复发作,病史长,易影响周围组织,再加上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抵抗力和免疫力弱,所以易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儿童中耳炎患者鼓膜厚,中耳炎急性发作时脓液难以经鼓膜排出,从而导致并发症。危险型中耳炎可破坏面神经和听小骨等结构,从而诱发面瘫或听力损失。最可怕的是中耳炎症进入大脑,可诱发脑部感染,甚至导致脑脓肿而威胁生命。

如何预防中耳炎?

1、积极防治感冒

大多数中耳炎发生跟感冒有关,所以应积极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做好背部和头部保暖。

2、游泳时护好耳朵

游泳时应保证泳池干净,防止细菌入侵而诱发中耳炎。若出现鼓膜穿孔,应注意外耳道清洁和干燥;洗头发或洗澡时避免水进入耳朵。

3、及早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和脑膜炎等,易造成中耳炎,病毒和致病菌可经过鼻咽部感染中耳,所以应及早选择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另外,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式,同时捏住两个鼻孔擤是错误的,易使得细菌分泌物挤入咽鼓管而诱发中耳炎。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的擤出鼻中分泌物。

4、不能平躺着喂奶

不能让新生儿或婴儿平躺着吃奶,因为他们的咽鼓管又短又宽又平,平躺喂奶会使得奶液倒流,把鼻咽部的致病菌带入中耳,从而导致感染。

5、多喂水

因为婴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不适,若总是哭闹、发热和抓耳朵等,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同时多喂水。

温馨提示

一旦确诊中耳炎应及时查明原因,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用抗生素来防治感染;服用激素类药和抗组织胺,这样能促进咽鼓管通畅,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另外,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远离辛辣刺激和高油腻食物,同时做好身体保暖。

(责编:张颖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中耳炎又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基本特征为:耳慢性(反复发作)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这三点也是诊断的基础。 慢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仅在于因听力损害和反复化脓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例如:面瘫等颅外并发症,脑脓肿、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案是这样的:单纯型可保守治疗;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则必须手术治疗。但目前来看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通过较简单的鼓膜修补术来治疗,可有效防止经外耳道途径的感染和病情进展,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大多数专家认为对慢性单纯型中耳炎也应该手术治疗。 综合目前的知识来看,慢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越早越好,早做往往手术较容易,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小,重建听力的几率较大,效果也好。反之,则手术较难,合并感音性聋者听力恢复差。 具体到手术,对绝大多数病人来说,效果是不错的,慢性单纯型中耳炎大多行鼓膜修补术即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则须行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以防止病情进展。如病灶清除彻底可同期行鼓室成型术重建鼓膜并植入人工听骨以提高听力,如病变重则3月到半年后行鼓室成型术。 耳鼻喉专家介绍说,慢性中耳炎各种年龄段都有,危害最大的对象还是儿童。因为孩子不会表达,耳朵疼也不说,只会抓耳、哭闹,再加上急性中耳炎往往与发烧、感冒、咳嗽一并出现,儿科医生无从辨认,直接就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结果感冒好了,中耳炎也被暂时压了下去。但病情还会继续发展,3个月之后变成慢性中耳炎,再久一点鼓膜穿孔或凹陷,等到粘连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形成,听神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慢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一样,慢性中耳炎也是越早治越好。反复感染会使听力越变越差,传导性耳聋一旦合并感音性耳聋或粘连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更差。若引起胆脂瘤中耳炎,还可能引起眩晕、面瘫乃至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有生命危险。最好赶在并发症出现少、病情不严重时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听力。

Q:老年人中耳炎怎么治

你好,老年人中耳炎,用阿莫西林抗炎治疗的,严重情况再手术治疗的。平时注意休息和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的,都有积极意义的。要预防感冒。

Q:老年人中耳炎怎么治

你好,老年人中耳炎,用阿莫西林抗炎治疗的,严重情况再手术治疗的。平时注意休息和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的,都有积极意义的。要预防感冒。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