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孩子怪动作多,家长应怎么办?专家提醒要当心小儿抽动症!

2021/12/31 10:04:14 举报/反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康复科 余楚岚医师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康复科 常燕群(专家预约)主任医师

开学后,家长发现小朋友逐步出现很多怪动作,如挤眉弄眼、撇嘴、扭脖子、耸肩、甩手等,这些小朋友给家长的感觉常常是:“一看电视就用力眨眼,说他也不改,不看电视就好很多了”,“做作业的时候总是耸肩、扭脖子,就是不肯乖乖做作业,一出去玩就什么事都没有”,“回到家就经常点头,问他也说不知道自己在点头,睡着了就没有了”……很多家长遍访眼科、耳鼻喉科、内科、消化科,小朋友的症状依然未能改善!这是什么回事?小朋友可能患上了——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抽动障碍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虽然叫“抽动症”,并不是指小朋友会出现抽搐、流涎、意识丧失的“羊癫疯”,而是指全身各处的小肌群的不自主、反复、快速的抽动。例如面部肌肉抽动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缩鼻等;头颈部肌肉抽动表现为点头、昂头、摇头、扭脖、伸脖、耸肩等;躯干部肉抽动表现为扭腰、腰肌抽动、触电样全身抖动;上肢肌肉抽动表示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等;下肢肌肉抽动表现为抖脚、踢腿、垫脚等;咽喉部肌肉抽动表现为异常发声,如干咳、清嗓子、哼声等;舌肌抽动表现为咂舌、嘘声等;鼻部抽动表现为喷鼻、气喘、嗤之以鼻等声状的发声动作。

抽动症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近年来抽动症发病年龄逐步幼龄化,越来越多3-4岁开始出现首发症状。抽动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诱因常常是容易发现的。紧张、焦虑、生气、被惊吓、情绪低落、过度兴奋及感冒发热都可能加重大部分抽动症的症状,反之则减轻。小部分家长会认为,“抽动症只要不抽了,就不用担心了”,其实,朋友的抽动症容易反复发作,部分小朋友随着年龄以及生活环境转换,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焦虑抑郁、强迫行为、学习障碍等多种问题,故家长需要重视。

抽动症对症治疗后可以得到缓解,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相似症状,请警惕,反复出现的,请及时到儿童神经内科就诊排除或治疗。

本文指导医生:
常燕群

常燕群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康复科

擅长疾病:儿童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自闭症、语言发育...[详细]

(责编:冯莉莉 通讯员:林华照)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