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区分抑郁症和“成长的烦恼”?

2022/2/10 16:44:35

青少年抑郁症是青少年各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之一,患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时,患者很容易出现自杀行为。近些年来,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大诱因。由于抑郁症很容易与抑郁情绪混淆,所以在患病初期往往无法看出青少年患病,当产生了严重后果时,家属才意识到严重性。有关抑郁症的疾病知识,下面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任医师佘生林为我们讲解相关的知识。

如何区分抑郁症和“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是因为青少年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矛盾所致,可通过改变生活环境和心理疏导改善,不一定发展为抑郁症;在两周以上的大部分时间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社会活动减少减慢、意志行为缺乏等症状,并排除躯体疾病后才可诊断抑郁症,抑郁症难以通过基本调整改善,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死于自杀。

青少年抑郁和成人抑郁有什么不同?

青少年抑郁和成人抑郁都属于抑郁症,在临床表现、转归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均有区别:青少年抑郁起病早、家庭和社会影响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疲乏、易激惹、多食、嗜睡,更可能发展为双相障碍,治疗难度大,以心理治疗为主,重者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成人抑郁多表现为食欲差、睡眠障碍,首先考虑药物治疗。

有效防止抑郁症病人发生意外事件,保证病人安全的有效措施是要及时发现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想法。针对诱发抑郁症病人自杀想法的原因来动摇病人的想法。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居住的房间要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患者利用危险物品进行意外事件。

本文指导医生:
佘生林

佘生林教授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擅长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详细]

(责编:何诗雅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青少年抑郁症与成年人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青少年多数伴有双相抑郁。年纪越小,患有双相抑郁症的几率就越大。据国外的临床研究,14岁以前出现抑郁症症状,有50%-70%的人最后会诊断双相抑郁障碍。13-19岁之间患上抑郁症,其患双相障碍的概率大约50%左右。

Q:青少年抑郁症与成年人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青少年多数伴有双相抑郁。年纪越小,患有双相抑郁症的几率就越大。据国外的临床研究,14岁以前出现抑郁症症状,有50%-70%的人最后会诊断双相抑郁障碍。13-19岁之间患上抑郁症,其患双相障碍的概率大约50%左右。

Q: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概要:青少年抑郁症常用治疗方法有抗抑郁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电痉挛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主要用于有自杀倾向或木僵、拒食的患儿。心理治疗。一般预后尚好,但不及时治疗,疾病可逐渐发展。青少年抑郁症的详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一些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却在数周内自愈,有明显抑郁症症状的青少年患者,持续6周以上时需要干预和治疗,常用治疗方法有抗抑郁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心理治疗。1.抗抑郁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对青少年期抑郁症TCAs疗效略高于安慰剂,有潜在的心脏毒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弊大于利,多数专家建议不再用于青少年患者的治疗的一线用药。(2)新型抗抑郁剂:近来新型抗抑郁剂渐渐取代了TCAs对成人抑郁症的治疗,调查还发现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s)广泛用于青少年的治疗,且处方量逐年增加。虽然在2004年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部(FDA),发出警告SSRls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增加18岁以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要求制药公司对此在说明书上采用黑色标记以示警告。但2007年最新研究发现采用新型抗抑郁剂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利大于弊,在SSRls中,氟西汀(fluoxetine)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疗效确实,帕罗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证据不足,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证据也不十分充分,但研究建议在氟西汀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舍曲林。2.电痉挛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主要用于有自杀倾向或木僵、拒食的患儿。电痉挛治疗目前仍是防范自杀的应急手段。3.心理治疗研究证实许多设计严谨、结构完善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关系治疗(IPT)、家庭治疗、心理剧和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可以有效治疗成人抑郁症。其中认知行为治疗(CBT)有大量证据表明可以有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其他方法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青少年抑郁症的病程和预后:青少年发病预后与成人接近,一般预后尚好,但不及时治疗,疾病可逐渐发展。可出现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甚至药物滥用和自杀。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