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重症哮喘发作首选药是什么?

2020/9/4 15:12:55

哮喘在临床上的分类是比较多的,按照哮喘的疾病类型可以分为运动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职业性哮喘和过敏性哮喘,每一种类型的哮喘治疗措施有一定的区别临床上需要进行区分,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对哮喘的认识,针对重症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以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我们特邀请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黄诚花为我们一一解读。

重症哮喘发作首选药是什么?

重症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应该是贝塔二受体激动剂,该药物具有迅速舒张支气管的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缺氧状态,具体药物的用法用量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必要时也可以联合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起效较慢,通常需要雾化吸入2~3次后,症状才会明显缓解。如果咳嗽咳痰症状较为严重,并且有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时,还需要加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支气管哮喘原因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有三方面包括遗传因素,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其次可能是变应原的影响,有尘螨,宠物花粉以及牛奶,蛋类,鱼虾或者饲料,木材等,受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引起咳嗽咳痰症状,如果剧烈运动或者受到环境污染以后,冷空气的刺激也可能会影响上述疾病。在选择用药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用药治疗。如果出现了呼气性呼吸困难时,需要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具体药物的用法用量,根据临床医生的指导使用。

重症哮喘是指症状表现比较重的哮喘疾病,需要立即进行治疗,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危及生命健康,临床上对于重症哮喘的药物,首选的是受体内药物,通过受体类药物的选择,及时缓解症状,稳定病情,为下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是比较多的,临床上最常见的支气管哮喘检疫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对于有家族性支气管哮喘的群体,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本文指导医生:
黄诚花

黄诚花教授 主任医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呼吸中心

擅长疾病: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甲亢、糖尿病、肥胖症...[详细]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如何诊断检查

危重型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1.重症哮喘的诊断(1)多有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史。(2)常有上述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3)临床表现严重呼气性呼吸困难,所有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双肺广泛的哮鸣音。可伴意识障碍、心率120次/min、大汗、肺性奇脉或伴严重的心律失常。(4)实验室检查:1)肺功能:PEF小于预计值的50%;FEV1小于25%预计值。2)血气分析:早期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I型呼吸衰竭;后期可山现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2.重症哮喘分度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等将成人急性重症哮喘分为急性重症哮喘和致命性哮喘:(1)重度哮喘:1)休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单音吐字,常有焦虑、烦躁、大汗淋漓。2)呼吸≥25次/min,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两肺哮鸣音弥漫响亮。3)心跳100次/min,常有肺性奇脉。4)PEF50%。(2)致命性哮喘:除上述重度哮喘的表现外,患者常表现:1)呼吸微弱,面部青紫。2)哮鸣音减弱,甚至消失(“静胸型哮喘)。3)心动过缓或血压下降。4)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5)PEF33%,PaO260mmHg,且吸氧无改善,pH下降。6)胸腔矛盾呼吸,或并发张力型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3.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心源性哮喘不易与重症支气管哮喘相鉴别,但二者治疗方案相差较大。心源性哮喘的特点:①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史;②多于夜间发作,夜间不能平卧;③可咳出血性泡沫痰,典型者呈粉红色泡沫痰;④常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双肺底甚至全肺布满湿性罗音;⑤x线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肺瘀血症。(2)尚需鉴别的疾病: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大块肺栓塞、上呼吸道异物、气管狭窄、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

Q:重症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你好,重症哮喘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对哮喘长期理想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多爱蔬菜水果。不要熬夜所以要吃蔬果。

Q:支气管哮喘要怎么治疗?

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