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梗为什么在夏季高发?该怎么预防?

2022/5/25 7:49:09 举报/反馈

心肌梗塞在临床上被称为心梗,是一项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很多人会发现在夏季心梗的发病率直线上升,让人感觉害怕,确实心梗在发生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因此要特别注意。而其实心梗在夏季发生是有原因的,了解清楚能正确预防,并且还要知道心梗发作时的正确辨别措施。

为什么在夏季容易发生心梗?

一、天气炎热

夏季气温不断上升,而高温环境会让血管扩张血管,扩张血液,流通速度加快也就会让血压上升,此时就易让心脏因为缺血而诱发心梗。另外夏季天气炎热,大部分人喜欢待在空调房中,并且通过摄取各种冷饮来解热,冷热环境温度相差过大过高让血管痉挛影响心脏的供血量,也就易让心梗发生。

二、身体缺水

天气炎热时身体代谢会加快,也就会有大量出汗现象,导致身体水分流失严重,而在水分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会让身体电解质失衡,让血液浓稠。血液浓稠会导致流通速度变慢,让心脏细胞在供血时因为不足而出现缺血缺氧导致心梗。

三、夏季烦躁

凉爽的天气能让人感觉心情愉快,但炎热的天气易让人烦躁,持续存在烦躁情绪会导致失眠多梦,精神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会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导致大脑和心脏没办法得到休息。再加上新陈代谢加快让心脏耗氧量增加,情绪不稳定会让血管扩张血压上升,长时间如此会因为氧气供应不足引发心肌梗死。

如何辨别心梗?

由于心梗在发生时,最佳的治疗时间是在三小时以内,所以及时发现是挽救性命的重要措施,而要知道心梗在发作时,患者在发病的5分钟内会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等症状,而且还会有大量出汗现象,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尤其是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抢救,切记不能拖延耽误。

夏季要如何预防心梗?

在夏季空调房的温度不能过低,保持室内室内相差温度不能超过5℃。另外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摄取,同时在运动时要避免过于激烈,适当补充水分,防止流水量过多而缺水。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给自己过大压力,才能保证睡眠足够,防止失眠多梦等问题影响精神,在发现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避免被拖延。

总的来讲,在夏季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尤其是高危人群要定期做各项指标检查,不要以为血压下降,血糖稳定,血脂没有异常就不会带来伤害。同时同警惕心梗易在夜间发生,因此在睡觉时如果有不适症状要特别警惕,不能小觑,避免危险出现。同时在运动时避免过于激烈,防止心率过快,特别是心脏不好的人。心率过快会让耗氧量增加,让心脏负担加重而出现猝死。


(责编:罗敏效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冬季是心脑血管的高发期,该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

预防心梗和脑梗可以通过日常调理和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抽烟喝酒,还要少吃一些高盐或者是高糖的食物,能够预防心梗或者是脑梗。如果是患有高血压或者是高血脂等疾病,需要通过药物的方法治疗,可以配合医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辛伐他汀片,能够控制病情,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

Q:如何预防心梗

预防心梗首先要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平时养成低脂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吃一些高脂、高糖的食物,以免增加心梗的发生风险。建议患者平时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者紧张。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增强体质,预防心梗的发生。

Q:糖尿病患者应怎样预防无痛性心梗?发生心梗时候要注意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心前区剧痛,这种特殊的临床表现能使患者得到警觉,进而采取及时的诊治,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却有30%~40%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无胸痛表现,其原因主要在于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使神经末梢受损,痛阈升高,所以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神经的敏感性下降,不能及时产生相应的疼痛表现,所以对于年龄大于40岁,有吸烟、酗酒及工作压力过大的冠心病易发人群,在确诊糖尿病后,如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气短、胸部不适、乏力、出汗、胃肠道不适等表现,即使没有明显胸痛,也应及时就诊,检查心电图,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糖偏高,这时应该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且血糖控制不宜过低,在6.7~11.1 mm0l/L为佳,因为低血糖会加重心肌缺血。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