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2020/5/21 20:28:35 举报/反馈

高血压和心肌缺血是许多老年人面临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种疾病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血压测量一般采用水银血压计或者电子血压计,这两种测量方式一般都较为准确,但是有些老年患者由于操作不规范,就会经常担心出现血压测量结果偏差的现象,尤其是测出高压偏高而低压正常时,会十分疑惑。那么关于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为什么很多老年人测血压时高压较高而低压正常?的相关问题,就有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董睿敏为我们做出解答。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心前区部位的疼痛,疼痛的特点一般是钝痛,像压榨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疼痛感,且一般是发作性的疼痛,休息后可以缓解。心绞痛发作时,有时还会出现放射痛,如果发现除了胸骨后或心前区等部位外,下颌部、喉咙部、左肩膀部、手部等同时出现不适,建议患者要及时就医。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测血压时高压较高而低压正常?

老年人测血压时高压较高而低压正常,这属于高血压的其中一种类型。这主要是与年龄大、血管的张力以及血管的衰老状态有关,迄今为止,暂时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调整这种状态的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包括心脏收缩时产生的高压即收缩压,以及心脏舒张时产生的低压即舒张压。影响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外周血管阻力、心肌收缩力、血容量、大动脉弹性。老年人由于血管弹力下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就会出现高压偏高而低压正常的现象。改善心肌缺血一般采用扩冠脉的药物进行干预,以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心肌缺血的因素。

本文指导医生:
董睿敏

董睿敏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详细]

(责编:何诗雅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