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出汗部位有讲究 这5个部位常出汗是疾病的信号!

2019/5/24 6:48:17

在夏天出汗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出汗可以带走身体过多的热量,让身体快速降温,也可以帮助身体排毒,让多余的毒素通过皮肤出汗渗透出来,由此可见,出汗可以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养方式,不少人通过汗蒸和运动来促进身体排汗,以达到保养的作用,但是出汗部位也是有讲究的,有些部位出汗反而表示身体出现了问题。

那么,哪些部位出汗表示身体出现了问题呢?

1、背部出汗

一般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的背部会出汗,这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在晚上睡觉时,背部经常出汗,就考虑是身体虚弱所致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尤其是在晚上,背部会出很多的虚汗,大家一定要对此警惕起来。

2、手心出汗

经常听别人讲:“紧张的手心冒汗”,这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认为紧张时手心出汗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手心出汗,就要多加注意了,因为只有肾脏虚弱、身体虚弱的时候,才会部分时候的手心出汗,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及时保养肾脏,提高肾脏的功能。

3、前胸出汗

人体在胸口处的汗腺并不发达,如果胸口经常出汗,就是非常不正常的情况了。我们多考虑是气血不通畅、内分泌紊乱所致,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平衡膳食营养,及时调整内分泌。

4、脚底出汗

脚底出汗有时跟鞋子有关,有时却和身体有关。当脚部皮肤受到真菌感染时,就会长出很多的小水泡和红疹,如果走路太多,就会有脚底潮湿出汗的感觉,大家一定要警惕起来,及时治疗脚部疾病。

5、额头出汗

如果发现自己额头经常出汗,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甲亢引起的,由于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因此其身体会非常亢进,亢进的主要表现就是额头出汗。

温馨提示

气温上升之后,出汗就是身体降温的正常生理现象,经常出汗对皮肤对身体都是有很多好处的,但只有在应该出汗的部位出汗才是正常的。如果在一些汗腺不发达的部位经常出汗,就要考虑身体是否患上了相关疾病,这可能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大家一定要抓住它,并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和治疗。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出汗是在排毒吗?

出汗是人体常见的系统表现,每个人都会有出汗的表现,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体调节气温排泄毒气的一种本能的生理功能,由此认为出汗就是排毒有一定的偏面性,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造成出汗的原因有很多,出汗一般可以分为精神性出汗、温热性出汗、运动性出汗以及味觉性出汗这几个类型。在桑拿天,坐着不动都会大汗淋漓,这就是最常见的温热性出汗。温热性出汗是由外界温度升高引起的人体中枢温度自我调节的方式,人体通过出汗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运动性出汗是人体在运动时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在体内消耗能量的同时可产生许多热量,人体通过排汗来降低体内温度,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人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小汗腺部位,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出现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人的掌跖处表现会非常明显。此外,还有一种味觉性出汗,常常是在食用某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出汗。 无论哪种类型的出汗,都是由于人体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体内温度升高。人体的神经中枢有自我调节功能,会通过出汗来迅速调节体温,从而使体温维持恒定,可以说出汗是人体最有效的降温方式,相当于机体自带的空调。但是,每个人的汗腺功能并不相同,散热的途径也不同,这就是有些人爱出汗而有些人不爱出汗的原因。只要出汗量在一个正常范围内就不必担心,但是如果出汗过多或者过少,就要考虑是否患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了。 事实上,出汗排毒的作用微乎其微,一般常见的运动或者汗蒸的确都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大量排汗的过程中,机体的局部代谢产物,如尿素、乳酸、脂肪酸等随汗液排出体外,但是过度夸大出汗的排毒去湿作用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最重要的排泄解毒器官是肾脏和肝脏,通过出汗获得排毒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运动和汗蒸都要适量,过量出汗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健康有害的。

Q:很容易出汗,夏天尤甚。吃饭、喝酒、吃辣椒、运动,更严重,额头、前胸、背部为主要出汗部位。静坐、睡觉

你好,这情况应该考虑是营卫不和体虚自汗了,对这营卫不和体虚自汗可考虑吃玉屏风散加味;也可吃些补气固表的中成药黄芪精口服液的,顺祝健康。

Q:手心出汗是肾虚吗医生

肾阴虚的患者会出现手心出汗的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手心出汗都是由于肾虚导致的。体热或者体内有湿气肝火旺,甚至有一些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导致手心出汗的症状。出现肾虚的症状,通常还伴有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四肢乏力等,不建议患者自己判断疾病的类型,应当通过正规医生的辨证论治判断。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