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企业动态

七旬老人有颗大心脏 新型起搏技术来“缩心”

家庭医生在线 04月25日

心脏如果收缩不协调,心脏功能就会衰竭。一名高龄老人因此患上严重心衰,导致心脏扩大,生命垂危。医院用新型的起搏技术为其“缩心”,让巨大的心脏逐渐回缩至正常人大小。

本报记者楚燕通讯员刘云芳

收缩不协调,心衰老人有颗大心脏

杜阿婆今年75岁,从4年前开始,她稍一活动就大喘气,走几步路、爬两层楼都要缓上好一阵,夜间也睡不安稳,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2016年,她就诊于附近医院,被诊断为心力衰竭,而且由于心脏各部分的心室肌运动不协调,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代偿性扩大,直径已达80多毫米,几乎是常人的两倍。植入抗心衰的心脏起搏器,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死亡率不亚于恶性肿瘤。为了改善心脏功能,患者本应植入三腔起搏器(CRT),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衰竭的心脏肌肉重新协调收缩,但因老人家的心脏静脉条件不理想,手术艰难持续了7小时,都无法顺利完成,当地医院只能退而求其次,为杜阿婆植入了一枚防止心脏骤停的除颤器(ICD)。

精准起搏为心脏恢复协调收缩

术后的杜阿婆病情仍持续加重,近两年来生活已无法自理,最终求诊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不同步收缩,力没往一处使,这是心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上次的手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心内科主任医师蔡彬妮介绍,随着起搏技术越来越精准化,对于这类传统再同步化治疗失败的心衰患者,如今有了新兴起的一种术式——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纠正、逆转这种状态。与传统起搏方式相比,这一新技术,更为接近人体生理的起搏形式,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起搏带来的并发症,保护患者心功能,损伤更小,且不会增加医疗费用,但对技术的考验更高,其难点在于需要将电极准确植入左束支区域处起搏,以实现心室同步收缩,这使得目前国内成功实施该手术的医院寥寥无几。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起搏团队成功为该患者实行了左束支区域起搏,恢复了老人心脏协调的收缩。术后随访显示,老人原本巨大的心脏已逐渐回缩至55毫米左右,接近正常人大小,上楼、务农等日常活动也都行动自如。

(责编:鲁羚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