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子宫脱垂竟会引发肾功能衰竭

家庭医生在线 2019/1/7 16:19:45 举报/反馈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而子宫脱垂正是很多老年女性朋友们的“难言之隐”。国内研究发现,子宫脱垂的患病率为25.8%,相当于1/4女性患病,患病率远高于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放开二胎生育后,这种疾病的发生还会增加。64岁的陈姨常年饱受子宫脱垂的折磨,最后引发肾积水,差点丢掉性命!

二十多年前,陈姨就发现了这个非常隐私的问题:外阴有肿物脱出,刚开始的时候表现为咳嗽、用力时明显,但经过休息后可以自行“缩回去”。由于大小便正常,陈姨并没有特别重视,也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年多之前,陈姨发现脱出的肿物明显增大了很多,而且即便休息不活动的时候,也没办法“收缩回去”。由于部位隐私,陈姨感觉到并没有对生活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依然没有去理会。然而,危险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

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陈姨发现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血肌酐高达357umol/L,超出正常值的2倍以上。陈姨赶紧来到当地医院就诊,为了解决双肾积水的问题,她进行了输尿管支架植入术,但术后发现合并严重的右肾感染。无奈之下,她只能又将输尿管支架取出,陈姨又备受双肾积水的困扰,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018年底,经过朋友的介绍,陈姨从湛江专程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女性盆底中心,找到张晓薇教授寻求帮助。通过一番详细的了解之后,张晓薇教授发现,陈姨不仅子宫完全从阴道“掉了出来”,而且合并双肾积液、肾功能不全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这么复杂严重的盆底疾病,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张晓薇教授说。

鉴于陈姨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问题,张晓薇教授给她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们要先暂时解决当下严重的子宫脱垂,然后再逐一解决其他问题。” 采用带柄子宫托暂时“稳住”子宫之后,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因脱垂引起的双侧输尿管梗阻和肾功能不全。经过泌尿外科刘永达主任的详细诊断,决定为陈姨进行双肾穿刺造瘘术。

但是,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首先找到“根源”。张晓薇教授和徐丽珍副主任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发现,陈姨并未发现有泌尿系结石,她的双肾积水极大可能与盆腔器官重度脱垂密切相关!

徐丽珍副主任医师解释说:“由于输尿管和子宫的解剖位置非常密切,当子宫发生脱垂时,输尿管在盆底的正常解剖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例如输尿管发生成角甚至折叠,就容易导致输尿管梗阻、慢性的双肾积水,最终使肾功能受到损伤。”

在盆底专科、心血管内科、营养科及肾内科等多学科讨论和联合诊治之下,陈姨的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经过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后,张晓薇教授团队为陈姨进行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改良阴道封闭术”。


△盆底专科团队进行手术操作外来学员观摩学习

术后,陈姨恢复情况良好,全身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善,出院当天,陈姨紧紧握住张晓薇教授的手说:“感谢你们救了我一命!”。

有多年盆底疾病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张晓薇教授感慨:“子宫脱垂一般没有生命危险,但偶尔也会对身体产生致命的影响,希望广大妇女朋友们都引起重视。”

通常情况下,盆腔器官脱垂不会“要命”,但是却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患者会因此感到困扰、沮丧,甚至抑郁。对年轻、轻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可以尝试使用物理治疗、盆底康复治疗或者使用子宫托的方法来缓解脱垂带来的不适感;对于中重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合适,手术治疗是最合适的方法。

张晓薇表示,长期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例如重度阴道前壁脱垂,会导致慢性的尿潴留,使患者反复出现尿路感染、漏尿等困扰;重度子宫脱垂除了会导致输尿管成角或折叠而导致肾积水的问题外,个别患者可能因严重的子宫脱垂导致致命性的肾功能衰竭。

此外,“掉出来”的子宫颈因摩擦而发生溃疡,甚至感染;重度的阴道后壁脱垂可能会让患者遭受排大便不尽感或多次排便的困扰。因此,张晓薇教授特别提醒:“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病,应该积极就诊,早期干预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指导医生:
张晓薇

张晓薇教授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擅长疾病:女性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驰症及妇科疑...[详细]

(责编:詹远 通讯员:韩文青)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产后子宫脱垂怎么预防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叫子宫脱垂,俗称“掉茄子”或“掉葫芦”。发病初始子宫只是在腹压大或站立过久时脱垂,休息后即可缩回,但病情发展后就会终日脱出在阴道口外不能送回。患子宫脱垂的妇女常有下腹、阴道和会阴部下坠感,并常觉腰酸。由于子宫颈长期脱在外面,受到摩擦后就会肥大、发炎、溃烂、出血。如合并有膀胱或直肠膨出,还会发生尿频、尿急或排尿、排便困难,甚至引起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反复发生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将子宫脱垂分为Ⅰ、Ⅱ、Ⅲ度。Ⅰ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Ⅱ度子宫脱垂首先要及时把暴露在外的子宫回复到阴道内,然后卧床休息,同时服用中药补中益气丸。Ⅲ度子宫脱垂是最严重的,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外,所以必须住院治疗,医生将根据病情、年龄和全身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产后之所以容易发生子宫脱垂,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尤其是在急产、难产时容易出现。二是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从而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三是产妇原来体质就虚弱,产后由于经常咳嗽、便秘,腹压增加而引起。此外,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这些是农村妇女罹患子宫脱垂的最主要的病因。预防产后子宫下垂,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计划生育,自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因为生育次数过多、过密,不但会使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子宫组织和肌肉的弹性降低,还会增加子宫脱垂发生的可能性。(2)医生要采用新法接生,提高接产技术水平,尽量避免产伤。为顺产者作会阴切开,以免造成过重的损伤。(3)育龄妇女要做好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避免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在产后,至少要有42天的休息时间,最好长到60天,千万不可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蹲着干活,以免使腹压增加,否则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当然,产后也不能总是躺着不动,适当下地活动或做做产后体操是颇有好处的。这样有助于恢复肌肉张力,防止发生子宫脱垂。(4)积极防治慢性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为它们都会增加腹压,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Q:子宫脱垂如何医治?

手术医治风险大,只应用于二度重、三度及阴部壁中度膨出的患者,心脏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或肝功能损害、糖尿病、严重贫血、慢性咳痰、恶性肿瘤、全身性传染病等患者不适合手术。竹林寺女科提宫散采用草药熏清洁疗法,有效避开了手术医治的种种弊端,适用广泛;子宫托医治,但使用每天用后需要清清洁子宫托,如阴部过于松弛的患者,则托柄很易掉出,使用非常不便;如子宫托沾染细菌,会对女人阴部、子宫造成外源性感染。竹林寺女科提宫散为草药熏清洁散剂,只须每晚熏清洁,操作安全卫生,使用方便舒适

Q: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建议:你好,子宫脱垂主要原因是①女性过早结婚过早生育。②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③患有长期慢性咳嗽、便秘、腹水或盆腹腔巨大肿瘤也都可能会引起子宫脱垂。④女性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等。可用黄芪颗粒,它补血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