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过度疲劳当心耳鸣发生

家庭医生在线 2017/10/15 19:55:30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下面我们看看耳鸣的原因是什么?

耳鸣的原因

噪声损伤

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耳机。

耳毒性药物

应用大剂量奎宁、氯喹、奎尼丁等药物均可造成剧烈耳鸣,但停药后即好转,多不影响听力。常用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毒害作用。其中早期可出现耳鸣,这种耳鸣往往是高音调,呈双侧性。若不及时停药,可迅速发展成耳聋,且难以逆转。因此,耳鸣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请不要忘记告诉您的接诊医师,您已患有耳鸣。

耳源性疾病

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积水等,去除病因后耳鸣随之消失。耳硬化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也可根据病情选用药物预防,选配助听器或植入电子耳蜗。听神经瘤引起的耳鸣是比较危险的,如不及时治疗,瘤体长大压迫面神经可导致面瘫,压迫脑组织危及生命。

老年性耳鸣

可能由听觉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引起,一般60岁以上达30%。药物治疗效果差,只能改善部分症状。

精神紧张和疲劳

当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身体疲劳状态时,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引起的持续性耳鸣,一般认为是神经性耳鸣,没有特效药,可改善部分症状。因此适当减慢工作节奏,放松情绪,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

老中医治疗耳鸣的5个方法

1、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2、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4、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5、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治疗耳鸣的中药方

1、取鲜芦根10克,通草10克,木通10克,水煎取汁当茶饮,直至痊愈。

2、取路路通15克,珍珠母(包)30克,水煎,代茶频饮。5天为一疗程。

3、取葛根、蝉蜕适量研成粉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两个疗程即可见效。

4、取磁石30克,龙骨20克,牡蛎2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连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

5、取九节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远志12克、茯苓15克,浸泡一小时,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

6、取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龙齿2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另加麝香1克混匀,制成水丸。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老人、儿童酌减)。

(责编:林镇武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耳鸣用什么药?

许多有耳鸣的朋友,要做的不是急于用药,首先要做的就是真正了解自己耳鸣的类型和原因。耳鸣分为传导性耳鸣、感觉性耳鸣、神经性耳鸣等,其病因包括外耳道耳垢栓塞、中耳炎、内耳疾病等。不同类型的耳鸣和不同原因引起的耳鸣有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之,耳鸣发生时,需要及时就医,找到原因后,治疗原因。对于耳鸣的用药也需要结合自身况,不能一概而论。

Q:中耳炎会造成耳鸣吗?

中耳炎确实会引起耳鸣,但耳鸣的原因很多,包括中耳炎引起的耳鸣和非中耳炎,即非传染性原因引起的耳鸣。例如,如果没有明确的原因,就会发生耳鸣。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主观耳鸣、普通耳鸣或耳鸣。有传导性耳鸣和感音神经性耳鸣,如果中耳炎引起耳鸣,临床症状为脓液和听力损伤,而且还会有眩晕和耳鸣。假设是中耳炎引起耳呜,自然要对中耳炎做合理的治疗。假设是中耳炎引起耳呜,自然要对中耳炎做合理的治疗。

Q:耳鸣的原因及治疗是什么呢?

对于多数原因不明的耳鸣患者,可以接受一些耳鸣的治疗,以减轻耳鸣或减轻耳鸣对患者的影响。我们经常处于一个周围充满各种声音的环境,但是多数这些声音并不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我们从主观意识中认为这些声音是自然存在的,它们不会有害。对耳鸣的认识也是同样,耳鸣患者往往对耳鸣产生恐惧和焦虑,耳鸣影响患者的情绪(emotional wellbeing),听力(hearing),睡眠(sleep)和注意力(concentration abilities)。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耳鸣,但是如果耳鸣患者能够建立对耳鸣的正确认识,将减轻耳鸣对患者的影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