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老年人防心律失常做好9件事!

2017/8/10 11:13:40

对于老年人,采取以下措施能够尽量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1、不要忽视定期体检,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心律失常的。而暂时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在严重疲劳状态下可能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发现心律失常后,要按医嘱进行治疗,且不可随意选药,或者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应向医生咨询后再做决定。

3、运动要适量。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绝不是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要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活动过量。中老年人宜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

4、避免突然受到冷或热的刺激,小心感冒,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过低。

5、不要暴饮暴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喝咖啡、浓茶等饮品。

6、不可过量饮酒,同时要戒烟并远离二手烟。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心脏传导异常。

7、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长期劳累是诱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8、与人相处宽容豁达,避免情绪波动,不生闷气,也不能暴怒或过分紧张。

9、积极治疗原发病,这是预防心律失常非常重要的一环。

(责编:杨绮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1)大部分起病隐袭,病史较长,进展缓慢。(2)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一旦发生,常呈进行性发展,难于恢复或痊愈。老年人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程度往往较重,且大多发生于His束远端或束支(90%),发生于房室结属少数,如不处理预后差。(3)老年人心律失常所致的临床症状较年轻人明显,心率缓慢引起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十分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因此,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

Q:老年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药物治疗常较困难。其中,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诱发过缓性心律失常,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及β-受体阻滞剂等;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常可诱发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异丙肾上腺素或麻黄素等,且常缺乏长期治疗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明显和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故在药物治疗中要把握时机及控制剂量。

Q:老年人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室性早搏的治疗:老年人室性早搏的治疗概要:老年人室性早搏主要应祛除病因,补钾、补镁。提高心率等。需积极治疗,严重时应紧急抢救。老年心肌炎病人一般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频发室性早搏可以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老年人室性早搏的详细治疗:室性早搏的治疗(1)良性室性早搏,因不影响预后问题,故可不必用药,主要应祛除病因,补钾、补镁。提高心率等。如症状明显.可选用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再考虑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Ic类药物。如果存在体内局部感染灶,特别是咽炎、扁桃体炎等,可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作病灶清理手术,如切除扁桃体、拔除龋齿等。(2)恶性室性早搏,需积极治疗,严重时应紧急抢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后24小时内出现的室性早搏即使为偶发,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其易引起室颤。治疗室性早搏主要为积极纠正诱发因素:防治低血钾、纠正心力衰竭、避免过多的体力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肌缺血等。此外,还应合理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然后静脉滴注维持。无效可用胺碘酮150mg静脉滴注。低钾血症除了补钾还应同时补镁。老年心肌炎病人一般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老年冠心病人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早搏,有较高的心性猝死发生率,属潜在恶性的室性早搏。为了预防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对频发室性早搏可以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在频发室性早搏导致心肌缺血、心衰等情况时。药物首选β受体阻滞剂,其对减少室性早搏效果虽不显著,但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发生率。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控制室性早搏疗效较好,但应注意其副作用。应避免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对这些病人不需长期用药预防室性早搏。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