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憋尿对肾脏有危害么? 保护肾脏要知道七项原则

家庭医生在线 2017/6/11 12:00:11 举报/反馈

尿是肾脏代谢的产物,肾脏以产生尿的方式调节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泄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毒物。每天饮食以及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在体内随血液流动进入肾脏。肾脏内有许许多多名叫肾小球的“过滤器”。肾小球专门过滤水分和代谢废物。当血液流入“过滤器”后,血液中多余的水分连同体内的代谢废物一起过滤出来形成尿。尿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贮存起来,达到一定量时,便会产生排尿感,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24小时产生的尿量是1000到2000mL。

尿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其中大部分是人体所不需要的,它不断地形成,如果憋尿的话,潴留在膀胱中的尿会越来越多,膀胱增大,导致膀胱肌肉因扩张而损伤。有人憋尿一段时间后,即使排出还会自觉小腹胀痛,这便是膀胱扩张后未完全收缩的缘故。另外,憋尿过久,膀胱内的压力增大,势必损伤肾脏排泄废物的代谢功能,使水和代谢废物在人体内堆积起来,造成尿毒症,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除了做某些检查需要短时间的憋尿外,其他任何情况都不应憋尿。

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保护肾脏七项原则

1、 多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多做运动和保持身体健康有助降低血压和慢性肾病的风险。

2,、控制血糖水平

大约一半的糖尿病人的肾脏已受损。因此,糖尿病人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以减少或预防肾脏进一步受到伤害。

3、定期监测血压水平

尽管很许多人都知道高血压会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很少人会知道,它也是损害肾脏的最常见因素。正常血压应是 120/80mmHg,若血压在120/80mmHg至129/89mmHg的水平之间便可视为高血压前期,患者便应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若血压在140/90mmHg 或以上,则应与医生讨论

4、 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控制体重

请减少进食盐分(钠)! 每天推荐盐的摄取量只为5-6克(约一茶匙)。采用新鲜食材进行烹调,便能较容易控制盐的摄取量。

5、 戒烟

吸烟会减慢血液的流动,肾脏不能正常运作。吸烟亦会增加患肾癌的风险达50%。

6、请勿长期使用非处方药物

长期使用一些常见的药物,例如非类固醇消炎药: 布洛芬,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和引起肾脏疾病。若您的肾脏比较健康,而您只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这类药物的话,并不会对肾脏构成重大危险。

7、 定期检查肾功能,如果您有一个或以上下列的风险因素:

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有肾脏疾病史;非洲裔、亚裔或澳洲土著人士。

(责编:莫克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方法?

肾病外治,多重联动,能增强肾脏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修复肾脏功能。伏天敷贴治疗肾病,药物透皮吸收,可直达痛处,直接刺激经络、位,能起到良好的调节肾脏功能的作用。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是人体最重要的脏腑之一。中医学认为,肾闭藏有“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精气的根本,是生命的源泉,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病的根本在肾虚
  肾闭藏精气,肾虚的本质就是肾的精气不足。古人认为:“肾病多虚证”,因此可以把肾虚看作一切肾病发病的病理学基础,也可以说没有肾虚就没有肾脏病。
  肾病的常见症状有:腰冷酸痛,下肢痿软,气喘,耳鸣耳聋,遗精,骨蒸潮热,健忘,阳萎,早泄及水肿,小便不利,遗尿等。肾病常见实验检查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血中尿酸升高,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等。
  三伏敷贴治疗肾病
  肾病因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比较好。肾病外治,多重联动,能增强肾脏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修复肾脏功能。伏天敷贴治疗肾病,药物透皮吸收,可直达痛处,直接刺激经络、位,能起到良好的调节肾脏功能的作用。

Q:肾脏实质性病变都属于肾性肾衰吗,那肾病综合征有实质病变,为什

肾脏实质性病变与肾衰是两回事的,肾脏实质性病变可以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会出现了高血压,身体浮肿,尿少,腰酸,检查尿液中有大量蛋白尿。对于肾衰需要做个肾功能检查,会有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所以需要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明确疾病的类型,针对性的治疗。

Q:糖尿病患者肾虚是不是得了肾病

中医“肾病”与西医“肾病”并非同一概念。中医“肾病”所指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是从脏腑经络所讲“肾脏”功能,如“肾主骨、肾生髓、肾主水及藏精”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诊断治疗:而西医“肾病”是从解剖角度来研究肾脏结构的变化,包括肾小球、肾间质、肾血管、肾盂等肾脏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约有30余种,与中医学中所说的“水气、水肿、小便不利”等病征相关。糖尿病肾病是由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不完全等同于“中医肾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肾脏 肾病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