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每年检查身体发现早期肝癌

家庭医生在线 2017/4/12 8:17:56 举报/反馈

由于早期肝癌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在抗癌宣传周里,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腹部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早期肝癌“显出原形”,而这两项检查都已纳入医保。

85%的肝癌由肝炎、肝硬化引起

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我国是肝病大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携带者。而广东流动人口多,肝炎病人也多,故肝癌的发病率也高。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至肝硬化,10%-15%肝硬化患者会演变成肝癌。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还有15%左右的肝癌患者不是肝炎引起,而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如酒精、丙型肝炎病毒、寄生虫、黄曲霉菌、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含苯的有毒化学物、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变质的大米、黄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菌,它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

因此,预防肝癌要从两个环节把关:一是不得肝炎,另一个就是不要把致癌的物质加在自己的身上,从而达到在病因上阻断肝癌的发生。

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查甲胎蛋白

肝癌在发现时大多数患者都已经处于中晚期,疾病的治疗效果差。因此,发现早期肝癌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早期肝癌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腹部B超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即可。

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甲胎蛋白(AFP),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腹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最新型的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检测出1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

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每年体检查AFP,AFP检测肝癌要查定量的,查定性有时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时机。当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肝脏恶性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

除了早查早治外,还有什么方法能预防肝癌呢?一是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二是乙肝患者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病毒对肝脏的损伤,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病进展。三是不能忽视酒精对肝脏的破坏,戒除烟酒嗜好能够避免对肝脏的刺激。四是肝病患者在饮食方面禁忌烟酒和辛辣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要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避免油腻食物。

治疗肝癌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

能够早期发现的肝癌患者较少,相对应地能得到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并不是很多。

对于肝癌的治疗,已经不再是各路诸侯大显神通的时代,而是强调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肝癌个体化的治疗不但要结合肿瘤本身,还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肝的损害程度。

然而,肝癌患者往往被过度治疗。有的病人,一查出是肝癌,往往就以手术切除;有的病人,明明有根治性手术机会的却选择保守治疗,有的甚至先去哪一科就先用哪一科的方法治疗。

原则上早期肝癌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直径3厘米以下的肿瘤也可考虑局部消融治疗,肝移植也是选择之一,部分中期患者可以行姑息性手术切除再辅以其他综合治疗。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不主张手术治疗,必须强调包括介入、消融、局部放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多种学科综合治疗方法。

(责编:欧家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甲胎蛋白16.230B超正常这算肝癌吗?

医疗费用是不能确定,需要具体情况的检查才知道,不同地区的收费也不一样,祝好!

Q:怎样早期发现小肝癌?

临床上检查肝癌的方法很多,首先应注意肝癌高危人群,肝癌病危人群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阳性者;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每月复查1次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B超可弥补甲胎蛋白检查误差。有条件者最好B超与甲胎蛋白同步检查。甲胎蛋白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发现小肝癌的筛查最简便的方法;B超检查是发现小肝癌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对于甲胎蛋白升高的病人在未发现肝癌之前要每月复查甲胎蛋白和B超,直至甲胎蛋白降至正常或诊断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小肝癌。

Q: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小肝癌?

临床上检查肝癌的方法很多,首先应注意肝癌高危人群,肝癌病危人群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阳性者;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每月复查1次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B超可弥补甲胎蛋白检查误差。有条件者最好B超与甲胎蛋白同步检查。甲胎蛋白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发现小肝癌的筛查最简便的方法;B超检查是发现小肝癌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对于甲胎蛋白升高的病人在未发现肝癌之前要每月复查甲胎蛋白和B超,直至甲胎蛋白降至正常或诊断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小肝癌。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甲胎蛋白 B超 肝癌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