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口服降糖药怎样使用

2017/3/28 14:16:48 举报/反馈

口服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您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或加强胰岛素在体内作用以降低血糖。因为每种降糖药物针对导致血糖升高的不同环节,因而在临床治疗高血糖时而常常需要口服药物之间的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肥胖患者首选

二甲双胍是肥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它除了降糖,可能还有降低体重的趋势,单用不会产生低血糖。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效果好,降餐后血糖力量稍弱。美国糖尿病指南建议二甲双胍作为全程治疗用药,即确诊后就开始使用,即使在加用其他降糖药甚至打胰岛素时,也一直使用。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刺激。二甲双胍不损害肾功能,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磺脲类:必须饭前服

磺脲类药物是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促泌剂,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的血糖,因此有发生低血糖的副作用。使用这类降糖药,必须严格在饭前服用,剂量必须合适,患者外出需要随身携带糖果。

因为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致命或导致大脑的永久损伤。因此在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病友中应谨慎使用,另外,在老年病友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中,磺脲类药物导致低血糖的危险性也增加。对有肾功能不全者,在磺脲类药物中可以选择格列喹酮。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

不过,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有了缓释、控释剂型,一天仅空腹服用一次即可。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优降糖、达美康缓释片、瑞易宁、亚莫利、消渴丸(含优降糖)等。

格列奈类:降餐后血糖

此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一样,通过促进发挥降糖作用;但与磺脲类药物不同的是,它们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来得更快,并且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其调节餐后血糖效果好,所以又名餐后血糖调节剂,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较磺脲类药物少。

格列奈类应该在餐前10~15分钟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等。

胰岛素增敏剂:不受饮食影响

又名格列酮类降糖药,作用机制是增加胰岛素的效能。其作用持久,不受饮食影响,因此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一天服用2次。

在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之前应检查肝功能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如果您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的病友应禁用该类药物。该药服用期间,需要注意是否有体重增加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心衰、水肿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等。

α-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吃

该药抑制十二指肠分解淀粉的一种酶,使小肠对糖的吸收平摊到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这样一来,餐后血糖的高峰变成了丘陵,可减少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这类药物控 制血糖的能力居中偏弱,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0.8%。降低餐后血糖和不增加体重是这类药物的优势,他们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该药单用不降正常血糖。用法为与第一口饭同吃。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昏迷及昏迷前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胃肠功能紊乱病友不能服用此类药物,18岁以下青少年使用需与医生沟通。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胀气。目前有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哪些情况不宜口服降糖药?

(1)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要停用口服降糖药,以免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此外,口服降糖药能通过乳汁排泄,处在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不要服用口服降糖药。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不用口服降糖药。所有的口服降糖药均需要肝脏代谢,然后通过肾脏排出。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药易发生低血糖症或药物积累性中毒,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肝肾的功能。  (3)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用口服降糖药,比如可以用拜唐苹及双胍类降糖药与胰岛素合用,效果仍然不错。  (4)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特别是已经出现肾脏及眼底的病变者,应停用口服降糖药,而改用胰岛素治疗。  (5)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高渗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有些还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或加重酮症酸中毒,因此最好不服用降糖药。  (6)其他急症。如发生心肌梗死、创伤和需要手术时,应改用胰岛素进行短期治疗。  患糖尿病的孕妇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主要通过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血糖,当血糖控制不理想或出现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少、感染等情况时应及时住院治疗。

Q: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有哪些?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双胍类降糖药  2、胰岛素增敏剂  3、糖苷酶抑制剂  4、磺脲类降糖药  5、非磺尿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这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每一类都有专门的作用机制,糖尿病发病的病因,从药物的种类不同,患者应该到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根据病情程度选择用药。

Q:口服短效降糖药和长效降糖药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我们在选用降糖药物的时候,要兼顾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我们一般选用短效的降糖药物,如格列奈类、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控制欠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长效的降糖药物,包括DPP4抑制剂、磺脲类降糖药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