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2017/1/22 15:39:59 举报/反馈

1、”黄疸”初期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2、黄疸期

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

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个月。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甲型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甲肝潜伏期2~6周,平均4周,临床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亚临床型和急性重型。1.急性黄疸型(1)潜伏期: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日。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日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2)黄疸前期:急性起病、多有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不适、腹胀等,部分病人可有呼吸道症状。病人尿色逐渐加深。但肝脏多不能触及肿大,本期一般持续5~7日。(3)黄疸期:为2~6周,热退黄疸出现,可见皮肤、巩膜不同程度黄染,肝区隐痛,肝肿大,触之有充实感,有叩痛和压痛,尿色进—步加深,有的大便色变浅,有的皮肤瘙痒。此时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肝功能异常。(4)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IgG介导的免疫系统建立。本期持续2周至4月,平均为1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较黄疸型少见。起病较缓.临床症状较轻,仅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体征多有肝大、轻住痛和叩痛,脾大少见。氢基转移酶升高,一般在3个月内恢复。3.淤胆型主要是急性甲型肝炎引起的肝细胞裂解导致胆汁分泌下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上升和胆酸浓度增加,引起黄疸和全身皮肤瘙痒。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消化道症状较轻。该病病程较长,黄疸持续2—4个月。本型为黄疸型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特点是胃肠道症状较轻,发热时间较长,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较久(数周至数月),可有腹胀、皮肤瘙痒、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肝大有压痛。4.重型肝炎(暴发型)本病极少数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浊音区缩小,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低于40%等。5.亚临床型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肝功能有轻度异常。

Q:甲肝可以治好吗

甲肝可以治好吗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甲肝可以治好吗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1.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2.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3.易感性与免疫力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临床表现甲型肝炎病初,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巩膜、皮肤发黄。临床分为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甲肝可以治好吗1.急性黄疸型(1)潜伏期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2)黄疸前期 起病急,急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平均热程3日,少数达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本期持续5~7日。(3)黄疸期 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肿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功能明显异常。持续2~6周。(4)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IgG介导的免疫系统建立。本期持续2周至4月,平均1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较黄疸型少见。起病较缓,临床症状较轻,仅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体征多有肝肿大、有轻压痛和叩痛,脾肿大少见。转氨酶升高。一般在3月内恢复。3.瘀胆型旧称毛细胆管性肝炎,现证明其原发病变在肝细胞泌胆机制而不在毛细胆管,故原称病名已不用。主要是急性甲型肝炎引起的肝细胞裂解导致胆汁分泌下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上升和胆酸浓度增加,引起黄疸和全身皮肤瘙痒。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消化道症状较轻。该病病程较长,黄疸持续2~4个月。本型为黄疸型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特点是胃肠道症状较轻,发热时间较长,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较久(数周至数月),可有腹胀、皮肤瘙痒、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肝肿大、有压痛。需与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鉴别。

Q:想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挂什么科室 ?

您好,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是针对甲型肝炎的诊断的一个特殊性抗体,这个抗体的检查有助于明确目前是不是有急性甲型肝炎,或者是不是已经产生了抗体,这个情况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临床判断,这个情况建议可以就诊医院的感染科,早上空腹抽血检查就可以明确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