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预防心衰要保暖防感冒

家庭医生在线 2016/8/15 10:22:15 举报/反馈

在了解预防心衰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心衰。心衰,顾名思义,是心脏衰竭了。心脏就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如果这个发动机出了问题,人体的运转自然就出了问题。心衰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病到终末阶段的主要表现,死亡率非常高。

心衰好发于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预防心衰应注意:

1、寒冷天气预防感冒。尤其是冬季,天气寒冷,如果患上感冒,很容易由此导致肺部感染,这是心衰的重要诱发因素。肺部感染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跳加快,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使心脏本身所需求的养分增加,但心脏的功能却不能提供,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导致心衰的发生。

2、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的体力劳动导致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导致疲劳,也容易引发心衰的发生,需要引起注意。

3、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心衰还要注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情绪激动的原理与过劳相似,是心衰的禁忌。

4、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是引发心衰的重要因素,预防心衰首先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预防冠心病,就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了。比如饮食上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日常要加强锻炼,但不要剧烈运动;还要保持心情的放松,不要轻易生气、情绪激动。

那么,如果患了心衰要怎么护理呢?心衰的饮食调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限制水的摄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钠的潴留。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故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必须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这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之一。

2、限制钠盐的摄入: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

3、钾的摄入: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临床中最常遇到的为缺钾,主要发生于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欲缺少和吸收不良等);额外丢失(如呕吐、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肾脏丢失(如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以及其他情况(如胃肠外营养、透析等)。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橘子、枣、番木瓜等。

4、限制脂肪: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

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其易于消化,在胃中停留时间短,排空快,可减少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宜选食含淀粉及多糖类食物,避免过多蔗糖及甜点心等,以预防胀气、肥胖及甘油三脂升高。

6、补充维生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纳较差,加上低钠饮食缺乏味道,故膳食应注意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时应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C等。维生素B1缺乏可招致脚气性心脏病,并诱发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叶酸缺乏可引起心脏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力衰竭的分类有哪些?

心力衰竭根据其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根据病程可分为4期,包括前心衰阶段、前临床心衰阶段、临床心衰阶段、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

Q:已经心衰了,心衰值7320多。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检查结果,心衰还是比较严重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建议口服地高辛,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片,依那普利片,呋塞米片和螺内酯片,严重时需要住院调理的,心力衰竭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受凉,积极预防感冒

Q: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住院率,降低死亡率。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包括去除或缓解心衰病因,去除心衰诱发因素,纠正危险因素等。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或冬春季节,注射流感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饮食宜低盐、低脂,重度心衰患者应限制入水量。  (2)运动训练:鼓励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做适度的运动,以从事日常体力活动为主,运动量以不出现心衰症状为宜。适当的运动不仅改变运动耐量,也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  (3)利尿剂:对有液体潴留(水肿)的心衰患者,利尿剂能够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症状和运动耐量,减少心衰致残率和住院率。利尿剂是心衰有症状期治疗的基石,所以有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均应选用利尿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心肌再梗死率、心衰住院率,是心衰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所有慢性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必须应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需强调的是,ACEI应逐渐从小剂量达到靶剂量(患者血压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只有靶剂量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5)β受体阻滞剂: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将从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中获益已为很多临床试验所证实,但不宜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建议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情稳定、没有液体潴留且体重恒定、近期内(至少4天)不需要静脉给予强心药者,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注意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直至靶剂量(心率和血压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减药,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6)洋地黄: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均应选用洋地黄。所有心衰伴快速房颤时均应选用地高辛。地高辛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优于单用地高辛。  (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目前尚未临床试验证实ARB优于或等同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因此仅推荐在不能耐受ACEI副作用(咳嗽或血管性水肿)的心衰患者中,选用ARB替代ACEI。  (8)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和硝普钠通过影响心脏前后负荷发挥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缓解心衰失代偿期和急性心衰有很大帮助。但由于血管扩张剂同时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长期应用可加重心衰,因此不适宜在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中常规应用。若患者同时合并心绞痛或高血压时可选用血管扩张剂。  (9)环腺苷酸(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通过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兼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短期应用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主要用于急性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这类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不主张长期、间断静脉滴注这类药物治疗慢性稳定性心衰。  心衰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种难治疗却可预防的疾病。心衰防治的重点,即预防及早期干预,早期针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等进行干预,能够减少心衰发生,阻止心衰的某一阶段向下一阶段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