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肝纤维化该怎么办

转载 来源: 久久健康网 2016/5/20 15:27:00 举报/反馈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可以看出该病属于中医的“胁痛”、“膨胀”、“黄疸”等病范畴。得了肝纤维化应该怎么办才好?一般肝纤维化经过科学治疗,可以阻断、减轻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肝病的预后。

肝纤维化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如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等。

1、心理治疗:

肝纤维化患者大部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忧虑病情,悲观厌世,恐惧,以为自己患有不治之症等,这些消极的心理,对肝纤维化的预后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提高患者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告知患者肝纤维化是可以恢复的,使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改善疾病的预后有很大帮助。

2、一般治疗:

肝纤维化患者往往症状,体征不明显,多数人只有劳累后的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有时有肝区隐痛,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合理营养,戒酒,避免使用或尽可能少用一切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3、饮食治疗:

(1)适当限制脂肪:在肝纤维化的基础上,摄入脂肪过多易引起脂肪肝,以每天给予50g脂肪为宜,但对脂肪的限制不宜过度,以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增加糖的供给:肝纤维化患者每天应供给300~400g糖,并可加用蜂蜜,果汁,藕粉,山药,芋头等。

(3)供给足够的蛋白质:一般每天应保证摄入100~120g蛋白质,应以优质的动植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中以豆制品,香菇为好,动物蛋白则以鸡蛋,鱼类为好。

(4)供给丰富的维生素:肝纤维化患者应多进食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麸皮,粗粮,瘦肉等,坚持长期服用维生素C,E,它们可以增加肝脏的解毒能力,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

4、病因治疗:

肝纤维化的进展取决于导致肝损伤的因素是否存在及肝脏病变是否继续活动,如果消除了致病因素,肝脏病变活动停止,则绝大部分肝纤维化会自发恢复,基于这一认识,对肝纤维化的病因学治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纤维化,可给予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血吸虫引起的肝纤维化应进行彻底的驱虫治疗;对因酗酒而引起的酒精性肝纤维化,应立即戒酒;药物引起的肝炎,停用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对于血色病,Wilson病,应给予驱铁,铜治疗,促进有害毒物从体内排出;对胆道闭锁引起的肝纤维化,可行手术治疗,使胆道再通。

得了肝纤维化应该怎么办才好?肝纤维化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这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了。另外,在饮食和情绪上患者也是要多加注意的。对于肝纤维化的患者来说,犹豫、紧张、愤怒的情绪对身体都是有极大的害处的。所以,患者要有正确的观点,客观的面对疾病。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肝纤维化指标是什么?如何确诊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奏,发现肝纤维化要积极治疗,以缓解肝纤维化的进展,阻止向肝硬化演变。肝纤维化程度能否缓解,需要早期发现肝纤维化。临床上肝纤维化指标主要包括四项:前胶原、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酶。  1、PC3(前胶原)反映肝内3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大于120ug/L。  2、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  3、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这种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大于130ug/ml。  4、HA(透明质酸酶),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这种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大于110mg/L。

Q: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区别?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肝纤维化属于病理学概念,肝硬化属于疾病诊断名称。二、肝纤维化是肝脏弥漫性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的,肝硬化则是纤维化过度引起的。三、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发展结果。四、肝纤维化主要表现肝小叶有大量纤维组织沉积,肝硬化有假小叶形成。

Q:肝纤维化能好不

肝纤维化是由于慢性肝炎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形成了假小叶以后引起的肝脏纤维化。病毒性的肝炎、药物性的肝炎以及酒精肝等肝脏疾病都会导致肝纤维化。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治疗方法也不同,例如酒精肝,需要戒酒,并配合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脂肪肝则要注意低脂饮食,结合护肝和解酶以及抗纤维化药物,都是可以逆转肝纤维化的情况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