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转载 来源: 北方网健康频道 2016/4/8 23:17:10 举报/反馈

随着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脂肪性肝病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并呈现全球化发病趋势,在我国亦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脂肪性肝病的病因

脂肪性肝病是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过多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大多数脂肪性肝病是由于甘油三酯在肝内积聚所致,但也可由其他脂质积聚引起,如胆固醇酯(Wolman病)、各种饱和酯和磷脂(Farber病)、神经节苷酯(Tay-Sach病)、葡萄糖脑苷酯(Gaucher病)等。

脂肪性肝病的分类

临床上把脂肪性肝病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前者与过量乙醇摄入有关,后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常伴随肥胖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

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表现随其病因和脂肪浸润的程度而异。多数患者并无自觉症状,多为体检时发现。

脂肪性肝病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判断弥漫性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提示是否存在肝硬化等情况。

1。 B超检查

是最简单的粗略评估肝脏脂肪变的检查方法,该项检查现阶段还不能精确地评估肝脏脂肪变的程度。脂肪变肝脏回声强于肾脏和脾脏,呈“明亮肝”;随着脂肪变程度的加剧,其检查灵敏度提高,肝脂肪变达到10%时B超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30%以上时出现远场回声衰减。轻度脂肪变肝脏其回声轻度增强;中度脂肪变肝脏在回声增强基础上出现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模糊;重度脂肪变肝脏远场回声衰减。

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建议,如患者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具备以下几点:(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性肝病;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性肝病;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第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性肝病。

B超诊断脂肪性肝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100%和77%~95%。

2。 CT

CT是检测肝脏脂肪浸润程度的一种灵敏而无创的技术,肝实质的CT平扫衰减值与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脂肪变肝脏常呈低密度肝实质。由于个体差异,正常人肝CT值可有较大差异,平均为40~80HU,比脾高8~10HU;据研究,肝脏与脾脏CT衰减值差异大于10则对肝脏脂肪变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建议,脂肪性肝病患者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1;0.7<肝脾CT比值≤ 1.0者为轻度;0.5<肝脾CT比值≤0.7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有报道CT平扫检测超过30%的肝脏脂肪变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100%。

3。 MRI检查

MRI是诊断肝脏脂肪变最敏感和最客观的方法之一,肝脏的正常MRI表现为肝实质中的信号在同相位和反相位中一致,一旦发现在反相位中信号强度与同相位比较有衰减,则可能存在肝脏脂肪变,而肝脏脂肪变程度可以通过信号衰减程度的变化来衡量。MRI频谱检查在脂肪性肝病定量诊断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MRI诊断脂肪性肝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和100%。

4。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4.1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对弥漫性肝脂肪变的诊断价值较大,局灶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则需要B超或CT引导穿刺。大多数患者肝内沉积的脂肪为甘油三酯,普通HE染色显示肝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一般无需特殊脂肪染色来证实。但有时脂肪空泡不明显,特别是小泡性脂肪性肝病,需作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除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以了解肝组织是否异常外,常需作脂类物质染色以显示肝内有无脂类堆积及其性质,结缔组织多色染色(即三色染色)、胶原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如Gordon和Sweets银染法)、弹力纤维染色等可显示纤维结缔组织以诊断纤维化,过碘酸Schiff反应(PAS)、地依红和铁反应等染色检查糖原等其他物质以提示病因诊断。

4.2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5%肝细胞脂肪变(F0);5%~30%肝细胞脂肪变(F1);31%~50%肝细胞脂肪变(F2);51%~75%肝细胞脂肪变(F3);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F4)。

4.3依据炎症程度把脂肪性肝病分为3级(G0~3):无炎症(G0);腺泡3带呈现少数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散在个别点灶状坏死(G1);腺泡3带明显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G2);腺泡3带广泛的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明显,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伴(或)门管区周围炎症(G3)。

4.4依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把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分为4期(S0~4):无纤维化(S0);腺泡3带局灶性或广泛的窦周或细胞周纤维化(S1);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周围,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S3);肝硬化(S4)。

脂肪性肝病的病因诊断首先需明确是否为乙醇过量摄入所致,如是非酒精因素所致则进一步排除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的可能,在排除肝毒性药物(他莫昔芬、胺碘酮、氨甲喋呤、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铜中毒(Wilson病)、空-回肠旁路手术、引起体重迅速降低的其他原因(短肠综合征、恶液质、过度进食、挨饿)、成人高价营养(全胃肠外营养、静脉滴注葡萄糖)等情况下可考虑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以怎么诊断

您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包括有无饮酒史、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以及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Q:脂肪性肝病医治

脂肪性肝病多见于长期大量饮酒、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人群。其中,轻度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觉,或仅觉近期腹部有胀满感。中、重度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呕吐、厌食、腹胀、肝区胀闷,甚至痛痛。怎么早期发现脂肪性肝病25%以上的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无症状,绝大多数脂肪性肝病是在集体、个人常规体检时确诊的。研究表明,典型的脂肪性肝病的症状是由肝功能异常及肝内脂肪积蓄引起的,症状类似于肝炎。肝区痛痛常于安静休息或重体力劳动、大量酗酒之后加重。部分脂肪性肝病患者在患病初期面色红润,胃口特别好,这些假象造成了脂肪性肝病的隐蔽性。因此,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脂肪性肝病的调养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戒酒,其他医治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同,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医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控制体重:体重过重及肥胖是导致脂肪性肝病的最常见因素,可诱发胰岛素抵抗和增高内毒素对肝脏损伤的敏感性。因此,对于伴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必须令其瘦身,使其目标体重指数小于25kg/m2.2.节制进食:一日三餐应定时限量;制订低脂、适量糖类、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清淡食谱;增加体力活动,每星期做4次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修正不良行为,纠正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偏差并建立适当的思维、进食和运动习惯。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或肥胖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伴发疾病的患者,需加用瘦身药物,甚至进行胃成形手术。
3.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血糖:对于胰岛素抵抗患者,除令其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瘦身外,可加用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文迪雅)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糖耐量损害和糖尿病患者则需通过相关措施调整血糖,使之达到理想水平。
4.调整血脂紊乱:对于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性肝病患者,原则上不用调血脂药物。
5.保肝药物医治:对脂肪性肝病的药物医治一般选用1种~2种药物,疗程半年以上,或经影像学验出提示脂肪性肝病消退为止。
保肝药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细胞在长期接触毒物、服用肝毒性药物、吸烟、饮酒等情况下受到损伤,且具有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总之,对脂肪性肝病的防治至今尚缺少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脂肪性肝病必须通过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降低血糖、调整血脂来控制,特别要注意,加强锻炼,合理进食。但对于某些较严重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则需联用保肝药物,故明确疾病的分期是非常重要的。

Q: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病一样吗?

这两者是一样的,脂肪肝就是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病就是脂肪肝。一般是喝酒过度,过度肥胖,缺乏运动导致的,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所以不能乱吃东西了,不能喝酒,不能吃太油腻的啦,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饮食要清淡,要多锻炼身体,一定要控制体重,治病不如防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