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小儿百日咳如何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 2016/4/5 6:56:22

冬春季交汇,极易引发孩子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孩子的常见疾病,是每个家长朋友应该掌握的常识,百日咳就是在孩子身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那么,小儿百日咳有哪些表现特征呢?

小儿百日咳的症状: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典型经过分为三期:

1、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2、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婴儿由于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此期短则1~2周。长者可达2月。

3、恢复期: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此期一般为2~3周。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在发现百日咳的症状出现后,家长可以尝试一些中医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常见的中医治疗百日咳的方法有:

(1)初咳期(风邪郁肺):初起咳嗽,喷嚏,流涕,或伴发热。2-3日咳嗽渐增,痰稀白量不多,或痰稠不易咯出;咳声不畅,夜间为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疏风宜肺。

主药;桑叶10克、桑白皮10克、菊花10克、防风6克、牛蒡于10克、杏仁Io克、桔梗6克、贝母10克、前胡10克、蝉衣6克。

(2)痉咳期(痰热闭肺):咳时连咳持续,咳毕有鸡啼样吸气性回声,必待吐出痰涎及食物后痉咳才得暂时缓解。咳时弯腰曲背,引颈伸舌,面赤眼睑浮肿,甚或目睛出血,舌下系带溃疡,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肺镇咳。

方药: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川贝母6克、半夏6克、苏子6克、山栀6克、钩藤10克、白僵蚕10克、炙杷叶10克、白茅根15克。

中成药:鹭鸳咯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恢复期(气阴两虚):咳嗽逐渐减轻或见干咳少痰,多汗,舌质红、舌苔光剥或少苔,脉细数。或见咳声无力,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

治法:润肺健脾。

方药:抄参10克、太于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于10克、生黄芪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生甘草6克、杏仁10克、全瓜萎15克。

中成药:玉屏风散,每次1/2-1袋,每日2次。

如何护理百日咳患儿,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百日咳的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因此具有百日咳之称,宝宝患了百日咳后,家长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

(1)发现百日咳病儿,要及时隔离4~6周。在集体儿童单位发现病儿,应将居室消毒通风;在家中最好让孩子单独居住一个房间或一个角落;防止不良刺激,如风、烟、劳累、精神紧张等。

(2)病儿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但又要防止感受风寒,衣被勤洗晒,保持清洁。发病后,病儿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对夜间咳频影响睡眠的孩子,可酌情给予镇静药。

(3)注意饮食调节,要保证每天热量、液体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给。特别是咳嗽呕吐影响进食的病儿,食物要求干、软易消化。做到少量多餐,随时补充。忌食生冷、辛辣、肥甘等食品。

(4)及时排痰,防止呼吸暂停。可以给予一些能稀释痰液的药物,以便痰液咳出,但咳嗽反应重及小婴儿不宜应用,严重的痰涎阻塞,要用吸痰器将分泌物吸出。

(5)发生呼吸暂停、青紫缺氧、惊厥时,要给予人工呼吸(有条件可使用呼吸机)、氧气吸入、吸痰,惊厥时要用止惊药。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