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

原图
0

慢性肾脏病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常被称为“无形的疾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功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退,慢性肾病可导致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需要接受透析治疗,若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可致命。

慢性肾病的发病已非常普遍,全球共有约2亿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在中国,目前有1.195亿人受影响。

什么因素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呢?一般认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大元凶,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66.6%。每3名糖尿病成人患者中就有1名患上慢性肾脏病;而5名高血压成人患者中就有1名患上慢性肾脏病。其他因素还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遗传(肾功能衰竭的家族史,例如多囊性肾病)、高龄(65岁或以上的人士患上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急性肾炎(包括狼疮和免疫媒介的肾脏疾病),另外还有感染、药物、急性肾损伤、环境污染物或毒素等等。

慢性肾脏病是一名“无形杀手”,很多患者直到后期才出现明显症状。慢性肾脏病的症状包括:恶心或呕吐、疲倦、食欲不振、眼睛及脚踝浮肿、小便起泡、持续痕痒、呼吸急促、失眠及夜尿频繁等等。

慢性肾脏病一般分为5个阶段:

第一至第二阶段:肾脏功能正常但有其他患上肾病的症状。

1、小便带血或蛋白质;

2、磁力共振、电脑断层扫描、超声波扫描或X光检查中显示肾脏已受损。

第三阶段:疲劳、呼吸急促、脚踝浮肿、小便异常、失眠。

第四阶段:疲劳、呼吸急促、眼睛和脚踝浮肿、恶心或呕吐、食欲不振、味觉改变(口腔有金属味)。

第五阶段: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头痛、疲劳、痕痒、眼睛和脚踝浮肿、肌肉痉挛、肤色改变。

慢性肾脏病到第五阶段时患者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或肾脏移植。

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有效地减缓慢性肾脏病的恶化,有患上肾病风险的人士应该每年接受检查。尿液测试能检验出可能导致肾病的异常情况,例如蛋白质和血液的变化;血液测试能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测试肾功能的一种方法。

预防慢性肾病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低盐、磷酸盐和脂肪;少吃肉类;戒掉加工食品),经常做运动,保持正常体重,戒烟等等。另外还需要控制血糖、血压、胆固醇,按照医生的指示,透过药物来减少蛋白尿和控制高血压等。
参考文献

你了解慢性肾脏病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当心

分享到

慢性肾脏病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常被称为“无形的疾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功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退,慢性肾病可导致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需要接受透析治疗,若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可致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