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及构成

转载 来源: 全球医院网 2016/2/2 13:39:18 举报/反馈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携带乙肝表而抗原(hbsag)的人数已超过2.8亿。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有40%-60%的人受过hbv感染,8%-10%的人群(约1亿人口)为hbsag携带者。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人感染hbv后的血清中存在着3种形态完全不同的颗粒。

(1)大球型颗粒:1970年由dane发现,故称dane颗粒(丹氏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直径42nm,呈球型,中间有核心,是一种具有双层外壳的病毒颗粒,外壳厚7nm,含hbsag和前s1、前s2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hbs,抗-pre-s1、抗-pre-s2抗体,用去垢剂将外壳剥脱,留下的是直径27nm,内壳厚2nm的核心,核心表面含有hbcag和hbeag, hbxag,核心中含有环状双股dna和dna聚合酶。刺激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hbc,抗-hbe,抗-hbx,它的存在意味着体内病毒复制活跃,是人的血液和体液具有传染性的真正原因。

(2)小球型颗粒:1968年由bayer发现,直径为22nm(纳米),实质上属于hbv的外壳,是完整病毒装配后的剩余物,含有hbsag,pre-s1,pre-s2。因无核心成分,故没有传染性,也不是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但具有hbv的抗原性,属中和抗体,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是制备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物质。

(3)管型颗粒:直径为22nm(纳米),长30-70nm(纳米)甚至更长,实际l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球型颗粒,但不是乙型肝炎疫苗的成分。

各种形态的病毒颗粒在不同的hbv感染者血清中含量不一。据bend与hall报告,小球型颗粒为2.6×10的15次方(个)、管型颗粒为1.8×10的14次方(个)、dane颗粒为1.5×10的次方(个),三者比例大约为1730:120:1。据alneida报告,慢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抗原颗粒数量为每毫升10的8次方-10的9次方(个),主要是小球型和管型颗粒,偶尔出现dane颗粒。一般来说,dane颗粒数量在各种hbv感染者血清中均少于小球型和管型颗粒;在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血清中,鲜毫升约10的5次方(个)颗粒,仅占总颗粒数的1%一2%。但在少数病例中,dane颗粒可高达10的8次方-10的9次方(个);个别病例用目前的敏感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目前认为,血清中dane颗粒数量的多少与传染性、病毒复制成正比,而与病情轻重无关。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