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乙肝治疗切记治标不治本

家庭医生在线 2016/2/6 7:15:28 举报/反馈

不仅大众人群谈“乙”色变,很多乙肝患者也会容易走入三个盲区,对自己的身体和人生造成不利影响。

盲区一:怕传染,不结婚

正确观点:接受正规医院规范治疗,结婚生子不是问题

在乙肝传播上有三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一般日常的接触如握手,进餐,交谈等是不会传染乙肝的。但并不是说乙肝的感染者就不能结婚,如果结婚就一定会传染给对方。

现在有几种办法,一种是健康一方采取保护性措施,比如打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具有完全的保护作用。另外一种方式在结婚之前如果情侣一方乙肝病毒复制非常高,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把病毒量降下来。如果打了疫苗,但是没有产生抗体或者说没有打疫苗,或者在病毒载量比较高的情况下,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安全套之类的措施。

对于生孩子问题,我国90%以上的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染或幼年期感染的。母婴垂直传播多在妊娠期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宫内感染)或分娩过程以及出生后密切接触而感染。母亲乙肝病毒载量高,宫内感染的风险增高。而后两种情况可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成功率高达90%~95%。

盲区二:怕伤身,只保肝

正确观点:切勿“治标不治本”,乙肝治疗抗病毒最关键

不少乙肝患者,不论自己病情轻重,总喜欢长年累月吃点“保肝药”,自认为既然是保肝药,长期坚持服用有益无害。其实不然,如果保肝药使用不当,例如不对症、疗程过长、剂量偏大都会有害无益。

所谓“保肝药”,是指能够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的药物。“保肝药”实际是各种肝病的通用药物,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并非根本性治疗措施。如果仅仅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这些药物就不合适了。

护肝降酶的药物虽使转氨酶降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无法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可谓治标不治本。在没有查清原因的情况下,单纯使用降酶药有可能掩盖疾病的真相。即使已经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单纯降酶而不是抗病毒,也只会造成转氨酶正常的假象,乃至延误治疗。

乙肝治疗要治本,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中国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正规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前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乙肝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坚持使用能明确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副作用较少的、经济负担少的药物。

盲区三:怕耐药,不治疗

正确观点:耐药可防可治,无需过度恐惧,把握好24周,可主动管理耐药

耐药并不是乙肝治疗的难题。患者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害怕耐药的发生,而拒绝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患者通过坚持随访,医生能够尽早发现耐药端倪,尽早有效预防和管理耐药。根据临床经验,24周(半年)是治疗关键时间点。目前对于耐药管理,加药优于换药,即在24周发现有耐药迹象时,加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药物,不仅可在耐药发生前“防患于未然”,且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慢性乙肝治疗是场持久战,不能求胜心切,否则欲速则不达。《中国乙肝防治指南》目前对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疗程的建议是:大三阳患者至少治疗24个月,小三阳患者还没有明确的停药指标,但至少需要30个月甚至更久。

(责编:文艳梅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发现有一年多了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您好,乙肝大三阳不是绝症,部分是可以治好的,在治疗时一定要避免治疗误区,选择正确的方法。从众多治疗的患者中,数据显示通过检查只要患者符合治好特征,乙肝大三阳的有效率高达97%,因此患者不能放弃治疗。治疗乙肝不是一个“短期工程”,需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只有正确认识,对待乙肝用专业规范治疗、定期检查,才能有效的治疗乙肝,并得以转阴康复。乙肝治疗最关键的是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并到正规的肝病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建议您老公的情况最好先到正规医院进一步详查,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果再制定适合他病情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治疗的效果。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乙肝治疗效果,争取早日康复。

Q:什么是乙肝小三阳

你好,所谓“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小三阳”患者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病毒阴性的小三阳,其二是病毒阳性的小三阳,某些人常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

Q:乙肝治疗费用比预防费用贵338倍

那还治病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