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乙肝妈妈如何生出健康宝宝

家庭医生在线 2016/1/15 7:25:07 举报/反馈

众所周知,母婴传播是我国现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乙肝患者如何生育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呢?

母婴传播的三大方式

宫内传播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宫内感染是婴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

产程中传播 乙肝孕妇的血、羊水、阴道分泌物中含有乙肝病毒,在分娩产程中,新生儿的皮肤、粘膜、胎盘或脐带损伤,或吸入羊水、血液、阴道分泌物均可导致婴儿感染乙肝病毒。

分娩后传播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也含有乙肝病毒,婴儿在吸吮母乳时,病毒直接经婴儿破损的口腔粘膜侵入,引起婴儿的感染。

乙肝妈妈如何生出健康宝宝

孕前:选对妊娠时机

慢性HBV感染女性计划妊娠前,最好由专科医师评估肝脏功能。肝功能始终正常的感染者可正常妊娠,不用顾虑病毒量的多少;肝功能异常者,要根据年龄和肝功情况选择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年轻又不着急马上妊娠的可以首选注射干扰素抗病毒,疗程1年,停药后1年才能怀孕;年龄偏大又着急妊娠的可以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首选妊娠B类、高耐药基因屏障的),肝功恢复正常后则可妊娠。

孕中:定期复查肝功能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妊娠后,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首次检测肝功能正常者,如无肝炎临床症状,每1~2个月复查1次;如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不超过正常值2倍,或胆红素水平升高,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必要时住院治疗,严重时需终止妊娠。

孕后:新生儿及时注射疫苗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

(责编:文艳梅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乙肝孕妇到底会不会把病毒传染给胎儿?

乙肝孕妇是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胎儿的,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在孕妇子宫内、分娩过程中及日后的生活密切接触中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及新生儿,即母婴传播。如果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或者发现感染了乙肝病毒时已经怀孕的,应把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胎儿,亦即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以分娩期感染为主,分娩方式对分娩期感染似有一定影响,经阴道分娩发生传播的几率最高,胎吸次之,剖腹产最低。 感染乙肝病毒的产妇如果血液中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DNA阳性多见于“大三阳”及小部分“小三阳”者,其乳汁具有传染性,而且喂母乳过程中,婴儿有可能咬伤乳头而接触母亲血液,感染乙肝病毒。一般认为不宜母乳喂养,可以人工喂养。 大部分母婴传播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可以通过双阻断方案来预防及阻断母婴传播。所谓双阻断方案是指,如果孕妇是“大三阳”,在胎儿出生后应立即给新生儿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意应在15天后重复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乙肝疫苗应注射3次(即0.1.6方案)。该方案可使90%以上的“大三阳”孕妇的小宝宝免受乙肝病毒感染,相反,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大三阳”孕妇所生小宝宝在出生后一年内几乎全部感染乙肝病毒。 采用乙肝疫苗也可以部分阻断母婴传播,但效果不如双阻断方案好。 如孕妇为“小三阳”,虽然一般认为仅给新生小宝宝注射乙肝疫苗(0.1.6方案)即可阻断母婴传播,但考虑到“小三阳”孕妇仍有一部分体内有乙肝病毒复制,故对“小三阳”孕妇之新生儿亦可参考“大三阳”孕妇的处理方法,即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的双阻断方案。另外,孕妇“大三阳”较“小三阳”传染给新生儿的几率高,因此,要积极治疗,力争使孕妇“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Q:乙肝孕妇怎么做母婴阻断?

彭劼教授就表示,以现在的水平,乙肝传播可以实现母婴阻断。孩子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或者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降低被传染风险。高病毒载量的妈妈在妊娠六个月以后,吃抗病毒药物,减少体内的病毒量,减少传染的风险。另外一个通过联合免疫,进一步减少新生儿的感染,可以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Q:乙肝孕妇如何防止传染给婴儿拜托了各位

你好,乙肝的疾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密切的接触分泌物的传播等,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的人群主要是应该注意分泌物的传播途径,尽量的将生活的用具分开使用为宜。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