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每天放屁几十次竟是直肠癌

家庭医生在线 2015/12/1 9:31:20 举报/反馈

庄河张女士今年50岁,平时身体没什么异常。但今年4月份开始,她突然感觉自己排气增多,也就是频繁的放屁。每天不论白天晚上,张女士都会突然排气,全天多的有二三十次,少的也有十几二十次。而且每次的排气量很大,并且有浓重的臭味,这让她在公众场合特别尴尬。同时,张女士觉得自己排便也有些异样,偶尔在便后发现有血迹。

五一期间,张女士来到肛肠科就诊。医生在触诊后对张女士的腹内情况高度怀疑。于是,在经过直肠镜、CT等检查后,一个消息险些将张女士击倒:“直肠上有一个肿瘤! ”

在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后,张女士接受了腹腔镜无创手术。令张女士及医生感到欣慰的是,这个肿瘤不大,而且是早期发现,虽然确诊为恶性肿瘤,即直肠癌,但术后无需化疗,张女士已于近期康复出院了。

留神一个危险信号:吃得太好放臭屁

在传统饮食习惯下,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通过小肠进入大肠后,蛋白质和脂肪残余是少量的,这些少量残余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还可继续合成人体必需的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一些非必需氨基酸,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肠消化吸收的能力,进入大肠的就不再是少量残余了。在大肠这个“发酵罐”中,过多的营养物质会导致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大量合成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胺,或为液体,或为挥发性气体,十分臭。所以,有些时候人们吃得太多太好,肠道负担太重,就会放臭屁。放臭屁,不仅是难堪的事,还是一个危险信号。

便意或放屁是一种要求排毒的提醒

所以,便意或放屁是一种机体要求及时排毒的保护提醒机制,应尽量不要忍便,而是争取迅速解决。否则,直肠神经长期受粪便压迫会感觉钝化,引发便秘。

另外,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相当重要。肠道不同于大脑、五官和肢体,在人体睡眠时不仅不会休息,相反会兴奋,蠕动加快,并分泌黏液促进排便、修复肠道。所以,睡眠少的人,排便常成问题,而且肠道得不到充分修复,致癌概率也高。

大肠癌早期症状:

便形异常

正常的大便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形状也可以改变,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腹泻

部分患者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可为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可伴有里急后重感。

腹胀、腹痛

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肠刺激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并常有腹部隐痛。

肠梗阻肠梗阻

左半结肠癌梗阻多见。溃疡型或增生型,结癌向肠壁四周蔓延,浸润致肠腔狭窄引起的梗阻,常为慢性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先出现腹胀、腹部不适,然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或粪便变细(铅笔状、羊粪状)以致排气排便停止。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为什么便血可能是大肠癌信号?出现哪些情况要到医院检查大肠癌?

应注意发现大肠癌的早期信号,莫把它看作是痔疮、便秘症状,而延误病情。   大肠癌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都会出现一些易被忽视的肿瘤信号。很多大肠癌患者都有便中带血的症状,但受“十人九痔”说法的影响,大多数患者最初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长了痔疮。   便血是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但它也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患痔疮便血是鲜红的,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后的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而患大肠癌便血常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少量的、带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频繁,有时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腹部肿块及消瘦等症状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肿瘤。另外,直肠癌在距离肛门8厘米至10厘米以下发生率最高,因此应将肛门指诊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每年检查一次。55岁以上人群还应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有肠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癌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等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要提前10年。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举措。最科学的排毒方式是多运动、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另外,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也是增加排便的好办法,比如经常喝酸奶。

Q:为什么便血可能是大肠癌信号?出现哪些情况要到医院检查大肠癌?

应注意发现大肠癌的早期信号,莫把它看作是痔疮、便秘症状,而延误病情。   大肠癌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都会出现一些易被忽视的肿瘤信号。很多大肠癌患者都有便中带血的症状,但受“十人九痔”说法的影响,大多数患者最初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长了痔疮。   便血是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但它也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患痔疮便血是鲜红的,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后的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而患大肠癌便血常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少量的、带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频繁,有时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腹部肿块及消瘦等症状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肿瘤。另外,直肠癌在距离肛门8厘米至10厘米以下发生率最高,因此应将肛门指诊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每年检查一次。55岁以上人群还应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有肠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癌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等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要提前10年。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举措。最科学的排毒方式是多运动、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另外,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也是增加排便的好办法,比如经常喝酸奶。

Q:为什么便血可能是大肠癌信号?出现哪些情况要到医院检查大肠癌?

你好:大肠癌患者早期并没有什么不适,后来就会有消化不良,便血,消瘦,腹痛,贫血,发热等症状表现,在发现这些症状后,不要害怕,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和治疗,才会尽快康复。祝你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