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意外感染乙肝病毒咋办?

家庭医生在线 2015/11/11 8:26:34 举报/反馈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000万例新感染,每年100万人死亡。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中流行区(2%~7%)、低流行区(<2%)。中国是高流行区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是抗HBc及/或抗HBs阳性者约为60%;非感染人群占26%;慢性乙型肝炎达2%;HBsAg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为10%;HBsAg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为2%。由此可见,我国乙肝流行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主要与流行状况、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措施等有关。乙型肝炎流行态势已发生明显改变。首先,传播途径发生改变,由于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普遍推行使得母婴传播比例下降。其次,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及肠道外传播(如静脉内注射毒品等)出现明显上升。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生的乙肝患者中约32%是由不安全注射引起的。而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部分地区不安全注射率达到37%。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约65%的感染者并不发病,仅表现为短暂的亚临床症状,出现轻度、一时性疲乏和纳差,大多数受染者并不介意,而体内的HBV已被清除,抗-HBs已经产生,并获得了较持久的免疫力,约25%的感染者发病,表现为典型的急性黄疸型或急性无黄疸型的临床经过。约10%的感染者常由急性变慢性或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慢性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最初感染乙肝病毒时的患者年龄。新生儿感染HBV,90%~95%要成为慢性携带者;儿童期感染后约20%、成人约10%发展为带毒状态。

2、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比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不能得到及时休息和治疗有关系。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BV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4、既往有其他肝炎或肝病史者或有并发症者,再感染HBV时不仅容易急转慢,而且预后较差,如原有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糖尿病等。

5、其他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营养不良、有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均可由急性转为慢性。

临床上发现ALT持续高水平超过1个半月不降者,急性肝炎HBsAg持续阳性在12周以上,HBeAg阳性8~10周以上不转阴者,就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

意外接触到了乙肝病毒,大可不必惊慌,我们还有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两大武器来保护自己。按照个人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不同,我们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1)如果接触者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一旦发现意外接触了乙肝病毒,应在接触后24小时以内,及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效价滴度大于200国际单位)。2天后,在不同的注射部位(最好是上臂三角肌)接种1次乙肝疫苗,过1个月后和6个月后,分别再各接种1次乙肝疫苗。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每支5微克,1次1支即可。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未按要求进行全程免疫,应在注射免疫球蛋白之后,重新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3)对于已经按要求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接触者,如果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始终存在,而且抗体滴度较高,说明机体处于免疫应答状态,即使有乙肝病毒的侵入,也不会造成感染发病。如果表面抗体滴度较低,可以加强注射1支乙肝疫苗。而对于始终没有产生抗体的接触者,需要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支。

(责编:文艳梅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乙肝病毒

病情分析: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答: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据此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刚出生宝宝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发生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妈妈围产期传播率很高,尤其是HBsAg与e抗原(HBeAg)同时阳性的准妈妈所生的刚出生宝宝90%以上HBsAg阳性,这是因为母体血液中的HBeAg可通过胎盘进入胚胎体内,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免疫反应,使胚胎处于免疫耐受状态.HBeAg阳性妈妈携带的病毒量愈大,侵入刚出生宝宝的病毒量就愈多,导致刚出生宝宝HBV感染,其中80%将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母婴传播中男女机会相近,但宝宝感染后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以男性为多.HBsAg携带与遗传关系的调查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遗传率达60%以上,推测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主要是水平感染所致,可因输血,预防接种,与家庭成员中HBV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等而感染.3岁以内婴幼儿也因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于造成乙肝病毒持续携带.所谓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验出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问:乙肝基本不传染,现在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样形成的?答:目前,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根据卫生部最新统计结果,目前这个数字已下降至9300万),是由于,90年代前,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献血等环节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第二是,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导致母婴传播.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阻断,今后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因此,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隔离措施,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在1.2亿左右,没有大流行.卫生部的目标是到2050年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1%以下.(1)目前,我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隔离措施,他们一样要使用人民币,上公交车,到饭店食用饭,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所有人每天都可能接触了乙肝病毒,如果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和严重性真像部分广告宣传的那样大,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20年前就把乙肝传染给12亿人了,全国人10年前便全是肝硬化,肝肿瘤了.这个推理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乙肝传染性的讨论,不应该盲目的夸大和恐惧,我高中一个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几个同学一起食用饭2年多,但也没有传染给我们.我认为乙肝并不向社会宣传的那样,大家许多人没见过"非典",但都恐惧,还不是听别人说,因此对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亲自调查才有发言权,不能在一个假想的基础上随便说.(2)最好的例子就是医学工作者对乙肝感染者配偶的调查.夫妻间的接触算是最密切的吧!但经调查,夫妻都患乙肝者不到10%,绝大多数乙肝感染者的配偶不但没有患乙肝,还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抗体.这足以证明,只要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在体内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地坛医院蔡皓东专家的文章节选(3)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少?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据有关专家随机调查的263位已婚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35-55岁之间,婚龄均超过5年,并且都有子女.其配偶同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共计17对,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46%.这一结果和国内的其他调查资料基本一致.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达到65.3%(172位).他们的化验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但是表面抗体(都未打过乙肝疫苗)或核心抗体为阳性.这说明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指导意见:让乙肝病毒携带者远离危害的五项措施医学专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下面五点,便可让乙肝病毒携带者远离危害:1,谨慎用药可以护肝"是药三分毒",而肝脏正是负责解毒的脏器,任何药物都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药品能不用就尽量不用,确实需要用,应该在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谨慎选用.2,劳逸适度保证休息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切忌加班加点,少睡熬夜;而且过度的娱乐也是有害的,通宵打牌,旅游跋涉,或参加剧烈的体育锻炼都会对肝脏不利.3,进食清淡戒烟,戒酒大家的日常进食应该清而不燥,淡而不咸,对于一切酒类,酒类饮料尽量不要沾染.4,知足常乐调整心态情绪对肝脏的影响也很大,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也是保护肝脏的有利措施.5,定期验出时刻警惕3-6个月验出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项等,随时观察,做到有备无患生活护理:祝你早日康复

Q:乙肝病毒携带者

目前,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根据卫生部最新统计结果,目前这个数字已下降至9300万),是由于,90年代前,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献血等环节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第二是,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导致母婴传播.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阻断,今后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因此,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隔离措施,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在1.2亿左右,没有大流行.卫生部的目标是到2050年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1%以下.  (1)目前,我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隔离措施,他们一样要使用人民币,上公交车,到饭店吃饭,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所有人每天都可能接触了乙肝病毒,如果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和严重性真像部分广告宣传的那样大,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20年前就把乙肝传染给12亿人了,全国人10年前便全是肝硬化,肝癌了.这个推理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乙肝传染性的讨论,不应该盲目的夸大和恐惧,我高中一个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吃饭2年多,但也没有传染给我们.我认为乙肝并不向社会宣传的那样,大家许多人没见过"非典",但都恐惧,还不是听别人说,因此对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亲自调查才有发言权,不能在一个假想的基础上随便说.  (2)最好的例子就是医学工作者对乙肝感染者配偶的调查.夫妻间的接触算是最密切的吧!但经调查,夫妻都患乙肝者不到10%,绝大多数乙肝感染者的配偶不但没有患者乙肝,还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抗体.这足以证明,只要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在体内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地坛医院蔡皓东医生的文章节选   (3)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少?  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据有关专家随机调查的263位已婚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35-55岁之间,婚龄均超过5年,并且都有子女.其配偶同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共计17对,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46%.这一结果和国内的其他调查资料基本一致.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达到65.3%(172位).他们的化验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但是表面抗体(都未打过乙肝疫苗)或核心抗体为阳性.这说明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  2,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8/9的人终身不发病,只有1/9的人会因生活习惯不好,免疫力差等原因成为乙肝患者.  (2)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也有1/10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每年公务员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确是极少数,也没有引起公务员内部乙肝流行,而且工作的还很不错.  3,恳请您登陆“战胜乙肝网”,关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存状况

Q:接触到乙肝病人的汗液,会感染乙肝吗?

众所周知,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杀灭乙肝病毒,没有特效方法治愈乙肝,而且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那么,接触到乙肝病人的汗液,会感染乙肝吗?下面咱们作以科普。 一、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1.经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器针头及针炙、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纹身、纹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 2.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 3.性接触传播:男女性生活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 4.破损的皮肤黏膜:如果有破损的皮肤黏膜,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可通过密切的接触,譬如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剃刀等感染他人。 二、接触乙肝患者的汗液可能传染乙肝吗? 经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体液中均可检测到乙肝病毒,这体液主要是汗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所以,汗液也会有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只是可能性十分低,如果没有皮肤破裂的情况,沾到乙肝患者的汗液是不会感染乙肝的。而且成年人具有成熟的免疫系统,如果注射乙肝疫苗,会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也就不用担心乙肝病毒通过汗液传染。 综上所述,虽然汗液中也含有乙肝病毒,但传染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较为简便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积极到正规医院注射乙肝疫苗,从而起到中和性保护作用。再则,生活中与乙肝患者共餐、拥抱,正常人际交往是不会被传染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