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脚可以看出肾脏是否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 2015/10/19 9:38:34 举报/反馈

从足部就可以男性的肾脏情况,你知道吗?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所以从足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肾脏情况。

足部看出肾脏健康

1、脚趾

一般而言,脚趾长而大,足部宽厚实大者主寿,脚趾瘦而短,足部狭窄薄小者主夭。

由于小趾为足少阴肾经的起源,因此足小趾粗大厚实者肾气多盛;足小趾细小皮薄者肾气多衰。脚,被亲切的称为人体第二大脑,从这点就可以知道,脚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有些身体疾病也可以通过脚部观察出来,下面教大家几个自检方法,让你通过脚上信号判断健康状况,不妨试试吧。

2、趾甲

健康人的趾甲:白色的半月形占趾甲长度的1/5,颜色粉红,如樱花瓣。

①指甲颜色苍白,缺乏血色,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患者;此外如果指甲突然变白,则常见失血、休克等急症。

②如果趾甲有纵行条纹,则表示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身体机能低下。

③拇趾的趾甲向上翘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劳,或有近视、散光。

④如果5个趾甲都翘起,那可能是承受着相当的精神压力。

3、脚掌纹

再翻看脚掌纹,如果纹路非常明显,可能精神较为忧郁;

拇趾腹侧皮肤有网状粗纹,且有针孔状损害的女性,可能会有性腺内分泌失调的各种症状,如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

4、脚趾用力不均

走路时,脚掌、脚趾用力不平均,也有其特定的涵义。例如鞋底拇趾侧会磨得明显变薄,这种人可能易患肝病;小趾侧鞋底磨损较明显者,可能心脏有病;脚后跟鞋底明显磨损者,暗示肾脏有毛病。

六种方法教你养护肾脏

一、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三、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四、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五、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六、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河南怎样判断孩子能否长高

孩子这个年纪是可以增高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高人一等,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万不能盲目,要清楚孩子的身体情况,针对性的好好调理孩子的身体才是关键。要通过脾胃肾三个脏器相互统合,让脾胃人的后天之本,形成的精微物质输布与肾脏以滋养肾脏,让脾胃后天之本,慢慢而持久的滋养肾脏。健全孩子肾脾胃成长系统,均衡体内气血运行,共同促进人体生长力,智力,免疫力的正常发育,只有脾胃受纳运行正常,才能为肾主骨生髓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精微物质,保证孩子骨骼的生长,从而达到显著的增高之目的。

Q:宝宝足部发育特点是什么?怎么判断宝宝足部发育正常啊?

你好,孩子的足部发育正常没有畸形的情况就可以的,站起来的时候有力,不会不稳或者是内翻的情况就是正常的,要带孩子做体检的。

Q:如何判断腰疼为肾疼

患者您好,判断腰痛是否为肾痛,首先应明确肾脏的位置,肾脏位于脊柱两旁,左侧肾脏较右侧高1-2cm,大约在第1腰椎上缘与第3腰椎下缘之间,若存在此部位的疼痛,则应考虑肾脏疾病。若位置偏下或靠近中央及两侧,则应注意排除是否存在腰肌劳损以及腰椎病变。另外,引起疼痛的肾脏疾病主要为输尿管结石及泌尿系感染,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尿液混浊、发热及腹股沟放射痛等伴随症状。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