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频道新闻动态

强化营养 助老年人健康长寿

转载 09月25日 来源:光明网

近日,在安静悠闲、古色古香的市博爱颐养院,记者见到了养老院院长、市卫生学校退休教师、退休医师时培玲。时培玲年近六旬,气质和身材却像一位教授艺术体操的教练,浑身散发着温和、优雅、阳光、健康的气息。

“很多人说过老年人营养很重要,但是让这句话落到实处,还要消除很多认识层面和执行层面的误区。”提起老年人营养护理的话题,时培玲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很多老年人仍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强化营养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生命线。”

时培玲从医35年,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工作,桃李满园。退休后,她之所以选择倾尽所有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养老院,用她自己的话说,一是源于母亲对她的影响;二是因为她也是一位老人,多年的职业素养使她想在养老事业上进行更多的探索。

颐养院的职工以及在这里居住的老人都知道,时培玲对老人伙食营养的重视程度已经近于苛刻。她每天一上班就来到食堂查看食材,询问厨师的烹调方法。

“人年龄越大,越要重视生活品质,特别是饮食的品质。”时培玲说自己身体好,跟母亲有非常大的关系。小时候,尽管生活很困难,但是她的母亲总是想办法让孩子吃得有营养。时培玲的母亲常说,健康的身体是基础。在那个年代,有这样观念的人并不多。时培玲学医并从事教学和临床的经历,让她对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特别是健康教育的理念更加感恩。医学研究证明,人早期的营养好坏对一生的健康都有影响。如果早期营养跟不上,后期又补不上,人的健康将很难维持。

时培玲说,现在很多老年人在饮食方面不是过于将就,就是过于“讲究”。有的人一日三餐能应付就应付,有的人则天天被“健康专家”忽悠,一掷千金买些华而不实的保健品。还有的老人偏信社会的说法,片面注重吃素,长期饮食单一。其实,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片面的,加强营养应因人而异。

时培玲给记者讲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河南大学一位90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因为失去吞咽功能,多方医治均无效果,只能依靠鼻饲管维持生命,被家人送到颐养院时身体极度虚弱。时培玲经过仔细观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试着和老教授的儿女沟通,劝他们停止给老人药物治疗,让老人照着她的方法试试。老人的儿女同意了她的建议。随后,时培玲想尽办法为老人增加营养。几个月后,老人不仅告别了鼻饲管,而且气色越来越好。老人的儿女在表达感谢的同时,好奇地询问她是用什么方法治好了父亲的病。时培玲告诉他们,其实老人没有病,只是因为肢体活动不便,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了吞咽功能障碍。

一位姓李的87岁老人,以前住在西安的一家养老院,今年年初被女儿送进了颐养院。李大爷一直消化不好,老是肚子疼。女儿为他找了多位专家,吃了几十服中药也不管用。时培玲得知情况后,采取饮食调节加中药辅助治疗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食疗调理,老人的顽疾消失了。

“保证老年人的营养,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多样化,要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食谱。”时培玲说,人上了年纪,身体难免会出现问题。但是,从提高身体免疫能力的角度说,有效增加营养是首要原则。从某些角度来说,老人吃好饭比打针、吃药都管用。

“一个生命一个家,三个生命一大家。”时培玲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基础是做好养老工作。科学养老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她作为一个养老行业的从业者,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科学养老行列中,为老人养生和营养护理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责编:邹春媚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