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

家庭医生在线 2015/8/17 0:00:42 举报/反馈

很多人得了痔疮时会被要求做肠镜,这让人不得其解,痔疮也要查肠镜?其实,研究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性肠息肉。因此必要的检查很重要,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肠息肉。

肠息肉和哪些因素有关?

肠息肉是指大肠腔内黏膜表面隆起,导致局部增生的一类病变。专家介绍说,肠息肉分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等多种,其中增生性肠息肉跟肠癌有一定关系,而腺瘤性肠息肉与大肠癌关联度最高,是一种“癌前病变”。

腺瘤性肠息肉越大,恶变的可能也越大。数据显示,腺瘤性肠息肉长到1~2厘米,癌变几率为5%,长到2厘米以上,癌变几率约为25%~50%。肠息肉癌变成大肠癌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是患者基因变异,也可能是患者长期喜好油煎、烟熏、烧烤的烹饪方式,此外,还与抽烟、喝酒、反复腹泻、便秘、过度疲劳所致的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息肉恶变成为癌需要多久?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Morson在1976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这个时间约为10年。但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从腺瘤向癌转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清, 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大肠粘膜细胞中癌基因(如APC基因、K-ras基因等)与抑癌基因多种突变的累积形成了病理改变的生物学基础。

还有些特殊类型的腺瘤性息肉:扁平息肉和侧向发育型息肉。

扁平息肉 指平坦或轻微隆起于大肠黏膜表面的腺瘤,其腺瘤成分的厚度不超过周围正常黏膜的两倍。据研究报道,扁平腺瘤伴有重度异型增生的比例超过一般的隆起性息肉。故一般认为,扁平腺瘤是易癌变的腺瘤类型。p53和p21在扁平腺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提示大肠小扁平腺瘤的生物学行为与大肠息肉样腺瘤有较大区别。大肠息肉样腺瘤体积越大,其恶性趋势越明显。但扁平腺瘤有可能在早期即可恶变成为平坦型早期大肠癌。

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LST) 指源于结肠黏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极少侵犯肠壁深层,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 亦称匍行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生长初期因其与周围黏膜无明显差别,黏膜表面只可见稍充血、粗糙或小颗粒状隆起,故内镜下常易漏诊。但用靛胭脂或美蓝黏膜染色后可有助提高诊断率。有动态研究表明,其良性病变可在3年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故早期诊断并治疗LST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腺性肠息肉易癌变 切除+追踪防复发

息肉是大肠癌的征兆之一,但并非所有种类的息肉都会转变为大肠癌,也不一定需要切除。肝胆肠胃科医师纳祖德表示,息肉分为增生性与腺性,只有腺性息肉会癌变,一旦发现,建议切除并定期追踪;增生性息肉虽未必要切除,但不论切除与否,仍要考量日后长出腺性息肉的可能性,所以建议1至2年检查一次,确认肠内是否有腺性息肉或是癌变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大肠癌虽好发于50、60岁长者,但因为饮食西化,以及睡眠、用餐、运动时间等现代人常见混乱作息的原因,30、40岁发病者变多,且较为年轻时发病,可能因为细胞较活跃的关系,让癌化的进程比长者快,是一大隐忧。年轻人不应自认年轻,就疏忽大肠镜检查的重要性,特别是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更需小心预防。

(责编:黄诗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肠息肉一定会癌变吗?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大小。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那么,肠息肉有没有癌变的可能,一定会癌变吗? 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一般而言,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1、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2、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 据临床观察,从发病年龄上,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左右。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腺瘤等癌前病变,可以说相当于埋在人体的一个“定时炸弹”,但是,只要及时发现是可以“清除”的。肠镜是最好的“清除”方法——通过肠镜检查,能及时发现肠道息肉,并进行切除。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一两年做一次肠镜,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息肉史、长期排便异常的人,更应该及时做肠镜,预防肠癌的发生。

Q:结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结肠息肉是指从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息肉样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肠道疾病。根据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临床上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结肠息肉需要常规结肠镜检查并手术治疗,从而预防结直肠癌。

Q:结肠息肉有哪些类型?恶性的比例是多少?

结肠息肉来说一共四个类型,一个就是炎症性的息肉,一个就是增生性的息肉,一个就是腺瘤性的息肉,还有第四个我们叫做其他特殊类型的,包括一些错构瘤的,包括一些P-J综合征的,包括一些加拿大综合征这些等等,最常见的就是腺瘤性息肉,这个腺瘤性结肠炎息肉大概应该是60%左右就是腺瘤性的息肉,腺瘤的话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结肠癌的癌前病变。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