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甲肝易被误诊为感冒或肠胃炎

家庭医生在线 2015/2/28 9:44:44 举报/反馈

甲肝作为肝病家族的一种,和乙肝一样,同样具备传染性,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甲肝病毒常常影藏在患病者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如果健康人吃进去了含甲肝病毒的食物或是已经为污染了的水,或是生食了含病毒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感染上甲型肝炎。甲肝早期极其容易被误诊为感冒或是急性胃肠炎,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要小心。

甲肝发病早期常有怕冷和发热和肌肉酸痛以及全身乏力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等等症状,甚至腹泻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非常相似于感冒症状,所以很容易误诊为感冒或急性胃肠炎。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成年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甲肝的主要症状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甲肝的潜伏期。在感染上甲肝的初期,也处于潜伏期,时间多为15-45天之间。而因为处于是潜伏期,所以一般没什么症状。

第二阶段:前驱症状期。此时的前驱期时间多为1-5天,其间会出现发热及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这段时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时期。要知道很多甲肝患者都往往把病情当成了感冒,以至于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要警惕:突然的低烧也是甲肝的症状。

第三阶段:黄疸期。时间多为持续1-21日,平均5-7日。黄疸时期的症状则比较好分辨了。主要有:起病急,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等常见甲肝的主要症状了。

甲型肝炎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和急性胃肠炎,需要引起患者引起注意,等过4~5天后,病人出现尿色深黄,甚至如红茶,眼睛、皮肤逐渐发黄,并逐渐加深,这时到医院检查,抽血化验会发现肝功严重异常,血清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

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

诊断甲肝要做好三个检查

(1)血清酶测定于黄疸前期早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开始升高,血清胆红素于黄疸前期末升高。血清ALT高峰在血清胆红素达高峰之前,一般在黄疸消退后1至数周恢复正常。测定ALT有助于早期肝炎的诊断。ALT升高并无特异性,单项ALT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排除其他原因,结合临床表现及免疫学动态观察才有诊断价值。急性无黄疸型与亚临床型多以单项ALT升高为特点。

一般血清中ALT含量的高低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重型肝炎时黄疸迅速加深,ALP反而下降,呈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大量肝细胞坏死。淤胆型肝炎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但不如肝外梗阻性黄疸显著。肝损害严重时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同功酶也有参考价值。

(2)色素代谢功能测定也是甲肝检查之一

常用有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尿三胆检查。黄疸型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淤胆型者升高更显著,同时伴有ALP及r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无黄疸型可选用腚青绿(ICG)滞留试验或磺溴酞钠滞留试验,有助于诊断。

(3)蛋白代谢功能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均有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多反映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指标。急性肝炎常常正常。

甲肝如何进行诊断检查

1、HAV抗原抗体及HAV-RNA检测

(1)抗-HAVIgG:当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出现症状时,血清中即可检出抗-HAVIgG,初期滴度低,以后逐渐升高,病后3月达高峰,1年内维持较高水平,低水平在血中可维持数十年甚至终身。如双份血清的抗-HAVIgG滴度,恢复期血清有4倍以上增高,可诊断甲肝。

(2)抗-HAVIgM:甲型肝炎特异性抗体-(抗-HAVIgM)出现早,一般在发病数日即可检出,黄疸期达到高峰,1-2月抗体滴度下降,3-4月大部分消失,是甲肝诊断检查的重要指标。

2、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偶见异型淋巴细胞,一般不超过10%。

3、影像学检查

甲肝诊断检查还要关注B型超声、CT等,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有助于肝炎的判断。

4、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黄疸前期后一阶段尿胆原及尿胆红素开始呈阳性反应,黄疸期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减少。

5、免疫电镜检查HAV颗粒

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排毒高峰主在潜伏末期及急性期早期,故在前驱期和病后1周内采取粪便标本,这项甲肝检查项目可检测出甲肝病毒抗原(HAVAg),也可检出HAV颗粒,因HAV无慢性携带状态。


(责编:文艳梅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